技術文章
大家清楚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嗎,?
閱讀:390 發(fā)布時間:2023-9-15大家清楚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嗎,?
板式換熱器以其良好的結構和制熱效果成為現(xiàn)在很多換熱器經(jīng)常使用的換熱設備,,那么板式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大家清楚嗎?那今天板式換熱機組生產(chǎn)廠家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要了解他的知識方便大家等待不錯的選擇,。
板式換熱器由上,、下導梁、定壓板,、動壓板,、管接口、換熱板,、板密封,、壓緊螺栓等部分組成。
換熱板按工藝流程組合組裝,,密封件粘貼在固定壓板和活動壓板孔周圍,。裝配時,帶有密封的換熱板一側面向活動壓板,,交替組合的換熱板組形成冷熱兩側的流體通道,。通道通過外部管道接口與相應介質(zhì)連接,實現(xiàn)兩種介質(zhì)之間的換熱,,滿足預定的溢流控制要求,。
換熱板是換熱器的核心部件。板料的成形工藝和材料特性直接影響著密封和傳熱效率,。換熱器通常以水作為冷卻介質(zhì),,大部分板是由不銹鋼薄板制成的,波紋流動端壓在板上,。相鄰兩塊板之間的空間為介質(zhì)流道,。當冷熱流體在板的兩側流動時,,熱量通過板進行交換。
由波紋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體在小流量時處于湍流狀態(tài)(雷諾數(shù)r約200),。低雷諾數(shù)下的湍流有其自身的除垢作用,,可以有效破壞保溫邊界層,降低界面上液膜的熱阻,。板式換熱器的換熱系數(shù)K一般在3000 - 6000 w /m'℃范圍內(nèi),。同時,兩種介質(zhì)的流動幾乎是全逆向流動,,熱傳導效率高,。在換熱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板式換熱器只需管殼式換熱器面積的1/2 ~ 1/4即可達到相同的換熱效果,。
板式換熱器使用1 ~ 2年后(根據(jù)實際工作條件),,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清洗,、試壓等,。有變形或穿孔問題的板材需及時更換,散熱板的裝配應嚴格按照流程圖安排,。流程圖設計根據(jù)冷卻過程,采用并行或串行連接板的方法,常見的有一個過程和雙過程(或過程)熱交換器,介質(zhì),以滿足和流出管口單過程的熱交換器通常是固定夾,冷熱介質(zhì)媒體分別在固定夾的垂直軸單方面安排,同一介質(zhì)同時,左邊或右邊在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