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ATCC菌種形態(tài)觀察的操作和報告
閱讀:321 發(fā)布時間:2017-10-13一、ATCC菌種操作步驟
1.扦片法
1)倒平板
取熔化并冷卻至大約50℃的高氏Ⅰ號瓊脂約20mL倒平板,,凝固待用,。
2)接種
用接種環(huán)挑取菌種斜面培養(yǎng)物(孢子)在瓊脂平板上劃線接種,。劃線要密些,,以利于扦片。
3)扦片
以無菌操作用鑷子將滅菌的蓋玻片以大約45,。角扦入瓊脂內(nèi)(扦在接種線上)(圖2-16),,扦片數(shù)量可根據(jù)需要而定,扦人深度約為蓋玻片的1/3左右,。接種與扦片的順序也可以互換,,即先扦片,再接種:先扦好蓋玻片,,然后在交界線蓋玻片的正面一側(cè)劃線接種(劃在蓋玻片的正中央一半長度即可,,兩段留出空白,以備放線菌菌絲蔓延),。這種互換的好處是鏡檢時無需擦除蓋玻片背部菌絲體,。
4)培養(yǎng)
將扦片平板倒置,28℃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問根據(jù)觀察目的而定,,通常3~5d。
5)鏡檢
用鑷子小心拔出蓋玻片,,擦去背面培養(yǎng)物,然后將有菌的一面朝上放在載玻片上,直接鏡檢,。
觀察時,,宦用略暗光線;先用低倍鏡找到適當視野,,再換高倍鏡觀察,。用0.1%亞甲藍對培養(yǎng)后的蓋玻片進行染色后觀察,效果會更好,。
2.玻璃紙法
1)倒平板
與扦片法相同,。
2)鋪玻璃紙
以無菌操作用鑷子將已滅菌(155~160℃干熱滅菌2h)的玻璃紙片(蓋玻片大小)鋪在培養(yǎng)基瓊脂表面,用無菌玻璃涂棒(或接種環(huán))將玻璃紙壓平,,使其緊貼在瓊脂表面,,玻璃紙和瓊脂之問不留氣泡。每個平板可鋪5~10塊玻璃紙,。也可用略小于平皿的大張玻璃紙代替小玻璃紙片,,但觀察時需要再剪成小塊。
3)接種
用接種環(huán)挑取菌種斜面培養(yǎng)物(孢子),,在玻璃紙上劃線接種,。
4)培養(yǎng)
與扦片法相同,將平板倒置,,28℃培養(yǎng)3~5d,。放線菌的孢子能在表面的玻璃紙上形成菌落。
5)鏡檢
在潔凈載玻片上加一小滴水,,用鑷子小心取下玻璃紙片,,菌面朝上放在玻片的水滴上,使玻璃紙平貼在玻片上(中間勿留氣泡),。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適當視野后換高倍鏡觀察。操作過程中勿碰動玻璃紙菌面上的培養(yǎng)物,。
3.印片法
1)接種培養(yǎng)
用高氏Ⅰ號瓊脂平板常規(guī)劃線接種或點種,,28℃培養(yǎng)4~7d,也可將用上述兩種方法得到的瓊脂平板上的培養(yǎng)物作為制片觀察的材料,。
2)印片
用接種鏟或解剖刀將平板上的菌苔連同培養(yǎng)基切下一小塊,,菌面朝上放在一載玻片上。另取一潔凈載玻片置火焰上微熱后蓋在菌苔上,,輕輕按壓,,使培養(yǎng)物(氣絲、孢子絲或孢子)黏附(“印”)在后一塊載玻片的中央,,有印跡的一面朝上,,通過火焰2~3次固定,。印片時不要用力過大壓碎瓊脂,也不要錯動,,以免改變放線菌的自然形態(tài),。
3)染色
用苯酚復紅覆蓋印跡,染色約1min后水洗,。
4)ATCC菌種鏡檢
干后用油鏡觀察,。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4-200502 白果 1.0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5-200502 白茅根 1.0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6-200502 江南卷柏 10.0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7-200502 地膽草 2.5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8-200502 地膚子 0.5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49-200502 蘆薈(好望角蘆薈) 0.14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50-200502 芥子 2.0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51-200502 花錨 2.0g
中藥對照藥材 TLC法鑒別 121152-200502 崗梅 2.0g
ATCC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