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粗集料的含泥量及4.75mm以上泥塊含量,。
2 儀具與材料
2.1 天平:感量不大于稱量質量的0.1%,。
2.2 烘箱:鼓風干燥箱,恒溫105℃±5℃,并滿足T0302 中2 .4要求,。
2.3 試驗篩:孔徑為475mm,、2.36mm 和1 . 18mm 的方孔篩,并滿足T0302 中2 . 1
要求,。
2.4 盛水容器:浸泡試樣用容器,,不銹鋼盆或塑料桶等,容積足夠大,,試驗時不至試樣
濺出,。
2.5 金屬盤、毛刷等,。
3 試驗準備
將樣品縮分至表T0310-1 要求質量的試樣兩份,,105℃±5℃烘干至恒重,并冷卻至 室溫,。注意防止丟失細粉及壓碎所含泥塊,。
表T0310-1 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塊含量試驗的試樣質量
公稱最大粒徑(mm) | 4.75 | 9.5 | 13.2 | 16 | 19 | 26.5 | 31.5 | 37.5 | 53 | 63 | 75 |
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kg) | 0.75 | 1.0 | 1.0 | 1.0 | 3.0 | 3.0 | 5.0 | 5.0 | 7.5 | 10.0 | 15.0 |
4 試驗步驟
4.1 含泥量試驗步驟
4.1.1 稱取一份試樣(mo) 移入盛水容器內攤平,加水至水面高出試樣150mm,并充
分攪拌均勻,,然后浸泡2h ,。根據集料粒徑選擇4.75mm 、0.075mm, 或2.36mm ,、0.075mm
組成一組套篩,,其底部為0.075mm試驗篩。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潤濕,。
4.1.2 用手在水中淘洗顆粒,,使塵屑、淤泥和黏土與較粗顆粒分開,,并使之懸浮于水 中,;淘洗后立即將渾濁液緩緩倒入套篩上,濾去小于0.075mm 的顆粒,。傾倒時不得將粗 顆粒一起倒出而損壞篩面,。
4.1.3 采用水沖洗等方法,將兩只篩上顆粒并入盛水容器中,。再次加水于盛水容器 中,,重復4.1.2步驟,直至浸沒的水目測清澈為止。
4.1.4 將兩只篩上及容器中的試樣全部回收到一個金屬盤中,。當容器和篩上沾附 有集料顆粒時,,在容器中加水、攪動使細粉懸浮在水中,,并快速全部倒入套篩上,;再將篩子 倒扣在金屬盤上,用少量的水并助以毛刷將顆粒刷落入盤中,。待細粉沉淀后,,泌去金屬盤 中的水,注意不要散失細粉,。
4.1.5 將金屬盤連同試樣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
取試樣的質量(m?)。
4.2 泥塊含量試驗步驟
4.2,4,、取一份試樣,,用4.75mm試驗篩過篩,稱取篩上試樣質量(mz?),。
4.2.2 將試樣在容器中攤平,,加水至水面高出試樣150mm,并充分攪拌均勻;浸泡
24h±0.5h 后把全部水放出,,用手捻壓逐個顆粒,,將泥塊碾碎。捻壓時將顆粒放在大拇指 與食指之間捻壓,,不得用指甲擠壓或在硬表面手指按壓或顆粒與顆粒之間擠壓等方式至
顆粒破碎,。
4.2.3 將試樣放到2.36mm篩上, 一邊用力搖動篩子一邊用水沖洗,,直至洗出的水 目測清澈為止,。
4.2.4 將2.36mm篩上試樣裝入金屬盤,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 至室溫后稱取試樣的質量(m?),。
5 結果整理
5.1 試樣的含泥量按式(T0310-1) 計算,精確至0.1%,。
(T 0310-1)
式中:Q. 試樣的含泥量(%);
m?——試驗前烘干試樣質量(g);
m?——試驗后烘干試樣質量(g),。
5.2 試樣的泥塊含量按式(T0310-2) 計算,精確至0.1%,。
(T0310-2)
式中:Q— 試樣的泥塊含量(%);
m? —4.75mm 篩上試樣質量(g);
m?——試驗后2.36mm篩上試樣烘干質量《g)
5.3 取兩份試樣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精確爭0.1%,。
6 允許誤差
6.1 含泥量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2%,。
6.2 泥塊含量重復性試險的允許誤差為(0%。
7 報告
7.1 試驗項自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
7.2 樣品的編號,、名稱,、產地和規(guī)格。
7.3 接樣日期,、樣品描述,。
7.4試驗日期、樣品縮分方法,。
7.5 浸泡時間和烘干時間,。
7.6 含泥量、泥塊含量試驗結果,。
7.7 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條文說明
3 原試驗方法中要求縮分規(guī)定質量的試樣、烘干后,,再分成等量的試樣,,考慮干燥時 分樣容易散失集料顆粒而影響試驗結果,為此本次修訂要求直接縮分出兩份試樣,。
4.1.1 含泥量試驗的浸泡時間,,原試驗方法為24h, 結合公路工程實踐調整為2h。
6.2 兩份試樣中一份含泥塊,,而一份不含泥塊,,往往造成大于0.4%的試驗結果偏 差。根據試驗驗證數據分析確定泥塊含量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對于粗集料為1.0%, 對于細集料為1.5%,。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