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是指經?;蛑芷谛缘厥墉h(huán)境水作用的水工構筑物所用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中zui主要的建筑材料,。根據(jù)構筑物的大小,可分為大體積混凝土(如大壩混凝土)和一般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又分為內部混凝土和外部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常用于水上,、水下和水位變動區(qū)等部位。因其用途不同,技術要求也不同:常與環(huán)境水相接觸時,,一般要求具有較好的抗?jié)B性,;在寒冷地區(qū)、特別是在水位變動區(qū)應用時,,要求具有較高的抗凍性,;與侵蝕性的水相接觸時,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在大體積構筑物中應用時,,為防止溫度裂縫的出現(xiàn),要求具有抵熱性和低收縮性,;在受高速水流沖刷的部位使用時,,要求具有抗沖刷、耐磨及抗氣蝕性等,。¡?KÁæÞ¿?bbs.3c3t.com³¶z41ßYdÔ
防水混凝土是以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摻外加劑或使用新品種水泥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密實性、憎水性和抗?jié)B性,,使其滿足抗?jié)B壓力大于0.6MPa的不透水性混凝土,。¡?KÁæÞ¿?bbs.3c3t.com³¶z41ßYdÔ
防水混凝土分為:①普通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與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兩者的配制原則不同,。普通防水混凝土主要借助于采用較小的水灰比 (不大于0.6),適當提高水泥用量(不小于320公斤/米3),、砂率(35~40%)及灰砂比(1:2~1:2.5),控制石子zui大粒徑,,加強養(yǎng)護等方法,以抑制或減少混凝土孔隙率,,改變孔隙特征,提高砂漿及其與粗骨料界面之間的密實性和抗?jié)B性,。普通防水混凝土一般抗?jié)B壓力可達0.6~2.5兆帕,,施工簡便,造價低廉,,質量可靠,,適用于地上和地下防水工程。②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微量有機物(引氣劑,、減水劑、三乙醇胺)或無機鹽(如氯化鐵),以改善其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jié)B性,引氣劑防水混凝土抗凍性好,能經受150~200次凍融循環(huán),,適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較高的防水工程,。減水劑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調節(jié)凝結時間,適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結構,。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早期強度高,抗?jié)B性能好,,適用于工期緊迫,、要求早強及抗?jié)B壓力大于 2.5兆帕的防水工程。氯化鐵防水混凝土具有較高的密實性和抗?jié)B性,,抗?jié)B壓力可達2.5~4.0兆帕,,適用于水下、深層防水工程或修補堵漏工程,。③膨脹水泥防水混凝土,。是利用膨脹水泥水化時產生的體積膨脹,使混凝土在約束條件下的抗裂性和抗?jié)B性獲得提高,,主要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后灌縫,。
¡?KÁ
STL-2瀝青混凝土滲透儀
一、本儀器符合DL/T 5362-2006 水工瀝青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用于測定瀝青混凝土的滲透系數(shù),。
二、技術參數(shù):
1,、試驗規(guī)格:¢101.6mm, 厚63.5mm
2,、電源電壓:220v 50HZ
3、外形尺寸:600×750×1900
4,、整機重量:150Kg
三,、試驗步驟:
1. 按規(guī)定制備瀝青混合料,按規(guī)定成型馬歇爾試件,。如采用芯樣進行試驗,,用切割機將芯樣上下兩頭切平,測量試件的平均高度和直徑,。
2. 將滲透試模的上蓋卸下,,將試件放入試模中央,清理試件表面,,除去油污,、粉塵等,避免試件周邊與瀝青結合不好而滲水,,灌入熱瀝青密封試模與試件周邊的縫隙,。灌縫時應避免熱瀝青污染試件表面及瀝青外留,。待瀝青冷至室溫后,裝好上蓋,,擰緊螺栓,。滲透試件裝模后,應加以檢查,,確認試模密封良好,、管道通暢。
3. 試驗應采用蒸餾水或經過濾的清水,,試驗前用抽氣法或煮沸法進行排氣,。試驗時水溫宜高于室溫3℃~4℃.試驗開始前應備夠一次試驗所需的水。
4.1)將滲透試模安裝在滲透試驗裝置上,。安裝時,,關閉全部閥門,防止水流入滲透試模內,。
2)打開閥門 ③,、⑥ ,開動抽氣機進行抽氣,,至抽氣瓶內無氣泡排除,。關閉閥門 ⑥ ,打開閥門④,,使試件從上下兩端充水飽和,,關閉閥門④,打開閥門⑥,,進行抽氣,,至抽氣瓶內無氣泡排出時,關閉閥門⑥,,打開閥門④,,使試件充水飽和。如此反復進行,,至氣泡排除,。飽和排水結束后,將全部閥門關閉,。
3)先打開閥門①,、④,使進水口測壓管水位達到一定水平后關閉閥門④,,分別記錄進水口和出水口測壓管的水位,同時開動秒表計時,,經時間t后,,在記錄兩測壓管相應的水位 ,。如此反復試驗三次~四次后,在打開閥門 ④ ,,使進水測壓管水位重新上升后,,再重復進行測試。記錄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的水溫,。每次試驗的水頭應不小于50mm,并應在3h~4h內完成,。如兩次試驗結果出現(xiàn)較大偏差時,應在試驗前重新抽氣飽水,,在進行試驗,。
四 、試驗結果處理:
1. Kt=(QL/At)x IN x(△h1/△h2) (9.8 4-1)
式中:
a_____測壓管截面積,,cm2;
- h1____ 時段t開始時進水測壓管和出水測壓管的水位差,,㎝;
- h2____時段t結束時進水測壓管和出水測壓管的水位差,,㎝,。
2. 按圖所示的滲透試驗裝置進行試驗,常水頭試驗的滲透系數(shù)按式計算:
Kt=QL/AHt (9.8 4-2)
式中:
H_____水頭,,㎝,。
3. 單個試件幾次測試算出的滲透系數(shù),取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滲透系數(shù),。應平行測定3個~5個試件,,滲透系數(shù)小于1.0x10㎝/S時,給出滲透系數(shù)的范圍,;滲透系數(shù)大于等于1.0x1.0㎝/S時,,取其平均值。
4. Kt可按式換算為K20:
K20=Kt X(nr/n20) ( 9.8 4-3)
式中:
K20______溫度20℃時滲透系數(shù),,㎝/s;
nr_______溫度T℃時水的動力黏滯系數(shù),,Pa .s;
n20_______溫度20℃時水的動力黏滯系數(shù),Pa .s;
nr/N20______可按9.8.3公式查得,。
五,、水的動力黏滯系數(shù)、黏滯系數(shù)比,、溫度校正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