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樣中油類物質分析的前處理
一,、水樣中油類物質的萃取
由于水對紅外線輻射具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所以在用紅外方法分析水體中油類物質含量時,須將被測樣品中的油類物質轉移到對紅外線沒有吸收的體系中,,實際工作中,,常采用溶液萃取的方法來實現(xiàn)。通常,,在測量油類物質濃度較高的水樣時采用直接萃取方法,而在測量油類物質濃度極低的水樣時常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1,、直接萃取
將一定體積的水樣全部傾入分液漏斗中,加鹽酸酸化至pH≤2,,用20mL萃取劑洗滌采樣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約20g氯化鈉,,充分振蕩2min,并經(jīng)常開啟活塞排氣,。靜置分層后,,將萃取液經(jīng)已放置約10mm厚度無水硫酸鈉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內。用20mL上述萃取劑重復萃取一次,。取適量的萃取劑洗滌玻璃砂芯漏斗,,洗滌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萃取劑稀釋至標線定容,,并搖勻,。
將萃取液分成兩份,一份直接用于測定總萃取物,,另一份經(jīng)硅酸鎂吸附后,,用于測定石油類。
2,、絮凝富集萃取法
水樣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含量較低,,按如上直接萃取很難準確予以測量,此時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具體辦法是,,往一定體積的水樣中加25m1硫酸鋁溶液并攪勻,然后邊攪拌邊逐滴加入25m1氫氧(河蟹)化鈉溶液,,待形成絮狀沉淀后沉降30min,,虹吸法吸去上層清液,再加適量的鹽酸溶液溶解沉淀,。然后按上述1步驟進行,。
二、油類物質的分離
經(jīng)過如上1或2萃取后得到的是樣品中總的油,,總油常由動植物油和礦物油組成,,由于這兩類油的極性存在很大差異,動植物油通常具有強的極性,,而礦物油通常為非極性或弱極性,,所以可以利用它們經(jīng)過強極性的物質而將它們分離,從而可以得到礦物油的含量,,由此可以進一步得到動植物油的含量,,具體辦法是:
利用吸附柱操作,即內徑為10mm,、長為200mm的玻璃層析柱,,在出口處填塞少量用萃取溶劑浸泡并涼干后的玻璃棉(或脫脂棉),將已處理好的硅酸鎂緩緩倒入玻璃層析柱 中,,邊倒邊輕敲打,,填充高度80mm,,取適量萃取液,通過硅酸鎂吸附柱,,棄去前約5ml濾出液,,余下部分接入容量瓶中,即是石油類物質,,用于測定石油類,。而在柱內被硅酸鎂吸附的物質是動植物油。
如果樣品批量大,,可采用振蕩吸附法,,首先稱取3g硅酸鎂吸附劑,倒入50ml磨口三角瓶,。加約30ml萃取液,,密塞。將三角瓶置于振蕩器上,,以不小于200次/min的頻率連續(xù)振蕩20min,,然后經(jīng)玻璃砂芯漏斗過濾。濾出液是石油類,,被吸附的為動植物油,。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