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學顯微鏡的原理
閱讀:568 發(fā)布時間:2018-12-19
物鏡是顯微鏡重要的光學部件,利用光線使被檢物體次成像,因而直接關系和影響成像的質(zhì)量和各項光學技術參數(shù),,是衡量一臺顯微鏡質(zhì)量的首要標準,。物鏡的結構復雜,制作精密,,由于對像差的校正,,金屬的物鏡筒內(nèi)由相隔一定距離并被固定的透鏡組組合而成。物鏡有許多具體的要求,,如合軸,齊焦,。
目鏡的作用是把物鏡放大的實像(中間像)再放大一便,并把物像映入觀察者的眼中,,實質(zhì)上目鏡就是一個放大鏡,。已知顯微鏡的分辨率能力是由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所決定的,而目鏡只是起放大作用,。因此,,對于物鏡不能分辨出的結構,目鏡放的再大,,也仍然不能分辨出,。由于不同系列目鏡光學設計不同,所以不能混用,。聚光鏡又名聚光器,,裝在載物臺的下方。小型的顯微鏡往往無聚光鏡,。
生物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