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波,,存在于光譜紫射線端的外側(cè),,故稱紫外線,。紫外線系來自太陽輻射電磁波之一,,當紫外線照射到微生物時,,便發(fā)生能量的傳遞和積累,積累結(jié)果造成微生物的滅活,,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線一方面可使核酸突變、阻礙其復制及蛋白質(zhì)的合成,;另一方面,,產(chǎn)生自由基可引起光電離,從而導致細胞的死亡,。
紫外殺菌的注意事項
1.紫外線不能直接照射到人體的肌膚,;
2.紫外線對工作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有一定的要求:在20℃以上,照射強度較穩(wěn)定,;在5~20℃之間,,隨溫度的上升照射強度增加;相對濕度60以下時,,殺菌能力較強,,濕度增至70時,,微生物對紫外線的敏感性降低,濕度增至90時,,殺菌力衰退30~40,。
3.對水進行消毒時,水層厚度均應小于2cm,,水流過時接受90000UW.S/cm2以上的照射劑量才能使水達到有效消毒,。
4.紫外燈管和套管表面有灰塵和油污時,會阻礙紫外線透過,,因而應經(jīng)常(一般兩周一次)以酒精,、丙酮、氨水作擦拭,。
5.燈管啟動時,,加溫至穩(wěn)定狀態(tài)需數(shù)分鐘,端電壓較高,。關(guān)閉后若立即重開,,常常較難啟動,且易損壞燈管并減少燈管使用壽命,,故一般不宜頻繁啟動,。
6.紫外線對細菌有強大的殺傷力,對人體同樣有一定的傷害,,人體易受傷的部位是眼睛之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視點亮著的燈管,以免受 傷,,萬一必須要看時,,應用普通玻璃(戴眼鏡)或透光塑膠片,作為防護面罩,。千萬勿錯用石英玻璃,,因為普通玻璃對紫外線幾乎無法透過的。一旦受傷,,不必 驚慌,,面部灼傷,幾天后表皮脫落,,不治而愈,。眼睛受傷會紅腫、流淚,、刺痛,,約三、四天才能康復。不論如何,,一遇到傷害,,仍然建議立即至醫(yī)生處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