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與常用的細菌種屬介紹亮發(fā)光桿菌
1.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n)形態(tài)很不規(guī)則的桿菌,(O.5~1.3)μm×(1.5~8)μm,,常呈彎,、棒狀和分支狀。單生,、成隊,、V字排列.有時成鏈,細胞平行呈柵欄狀,,或玫瑰花結(jié)狀,,偶爾呈膨大的球桿狀。革蘭氏陽性.通常染色不規(guī)則,。厭氧生長,,少數(shù)幾個種可在含10%C02的空氣中生長。pH低于4·5和高于8.5時不生長,?;苡袡C營養(yǎng)。發(fā)酵糖類活躍,,發(fā)酵產(chǎn)物主要是乙酸和乳酸,。接觸酶陰性,通常要求多種維生素,。zui適生長溫度是37~41℃,。分離于溫血脊椎動物的腸道、昆蟲和垃圾,。有些種可用來對人類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制劑.如兩歧雙歧桿菌,。
2.棒桿菌屬(Corynebacterium)直或稍彎的細桿.具有漸尖或棒端的桿菌,(0.3~0.8)μm×(1.5~8.0)μm,;細胞通常以單個,、成對、V字形或幾個平行細胞的柵狀排列,,革蘭氏陽性。亮發(fā)光桿菌胞內(nèi)常有異染粒,。不運動.不產(chǎn)生芽孢,,不抗酸。兼性厭氧,,通常需要營養(yǎng)豐富的培養(yǎng)基,,如血清或血清培養(yǎng)基.菌落呈凸起、半透明,、毛玻璃狀表面,?;墚愷B(yǎng),發(fā)酵代謝,。過氧化氫酶,、接觸酶陽性。棒桿菌屬中有的種可用來發(fā)酵谷氨酸,,如谷氨酸棒桿菌(C.glutamicum),,北京棒狀桿菌AS1.299菌株是我國自行分離、篩選使用的高產(chǎn)菌株,。棒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有些是哺乳動物黏膜或皮膚專性寄生菌.有的種能使哺乳動物致病.如引起白喉病的白喉棒狀桿菌(C.diphtheriae),。
3.醋酸桿菌屬(Acetobacter)醋酸桿菌屬幼齡菌為革蘭氏陰性桿狀,。細胞運動或不運動,如運動則以周生鞭毛或側(cè)生鞭毛運動,。不產(chǎn)芽孢(少數(shù)可變),。嚴格好氧。菌落灰色,,多數(shù)無色素,,少數(shù)菌株產(chǎn)水溶性色素主由于形成卟啉而使菌落呈粉紅色。接觸酶陽性,,氧化酶陰性,。不液化明膠,產(chǎn)吲哚和H2S,。氧化乙醇到乙酸,。乙酸和乳酸氧化到CO2和H20。乙醇,、甘油和乳酸是的碳源,。不水解乳糖和淀粉?;墚愷B(yǎng),。zui適生長溫度25~30%,zui適pH 5.4~6·3,。
醋酸桿菌出現(xiàn)在花,、果、蜂蜜,、酒,、醋、甜果汁、紅茶菌,、茶汁,、納豆、園土和井水等環(huán)境中,,有的菌株是制醋工業(yè)菌種,,一般氧化法制醋所用的醋酸菌主要有紋膜醋酸桿菌(A·aceti)巴氏醋酸桿菌(A.pasteurianus)、許氏醋酸桿菌(A.schutzenbachii),。亮發(fā)光桿菌能在甘蔗根和莖上固定微量的氮,。有的醋桿菌能引起菠蘿果實的粉紅病和蘋果及梨的腐爛。
4.梭狀芽孢桿菌屬(Clostridium)細胞桿狀,,(0.3~2.0)μm×(1.5~2.0)μm常排列成對或短鏈.圓或漸尖的末端,。通常多形態(tài),幼齡時革蘭氏染色常呈陽性,,以周生鞭毛運動,。芽孢橢圓或球形,孢囊膨大,。多數(shù)種為化能異養(yǎng)菌,。可以水解糖,、蛋白質(zhì),,或兩者都無或兩者皆有。不還原硫酸鹽,。接觸酶通常陰性,,專性厭氧。
5.芽孢桿菌屬(Bacillus)細胞呈直桿狀,,(0.5~2.5)μm×(1.2~10)μm,,常以成對或鏈狀排列.具圓端或方端。幼齡時細胞革蘭氏染色大多呈陽性,,以周生鞭毛運動,。芽孢橢圓、卵圓,、柱狀或圓形,。每個細胞產(chǎn)一個芽孢。好氧或兼性厭氧,?;墚愷B(yǎng)菌,具發(fā)酵或呼吸代謝類型,。通常接觸酶陽性。該屬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在土壤和空氣中尤為常見,。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