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體化蒸餾儀,如何將樣品蒸餾到理想狀態(tài)
萬用體化蒸餾儀,,如何將樣品蒸餾到理想狀態(tài),?
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再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fù)ㄈ肜渌陨峡诹鞒鲆壑校缓箝_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shù)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shù)就急劇上升。這時應(yīng)適當調(diào)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刂萍訜釡囟龋{(diào)節(jié)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yīng)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shù)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xiàn)象,,使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于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guī)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少要準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yù)期物質(zhì)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于穩(wěn)定后,,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zhì),這時應(yīng)換個潔凈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后滴時溫度計的讀數(shù),,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些高沸點雜質(zhì),,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后,,若再繼續(xù)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shù)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yīng)停止蒸餾,。即使雜質(zhì)含量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fā)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yīng)先停止加熱,然后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