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wǎng),!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韓昌佩在實驗室。鄭瑩瑩攝
在距離地球35800公里外的太空,,有一臺金燦燦的儀器,,正“凝望”著地球上的人們。
這便是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wèi)星風云四上的“超級慧眼”——上*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這臺劃時代的儀器,,由科學家于美國科學家研發(fā)出,韓昌佩是這臺“超級慧眼”的副主任設計師,。
韓昌佩是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年近40歲的他,,在研制風云衛(wèi)星儀器這條路上已走了18年,。
2000年,韓昌佩從大學的校門邁出時,,他還是一個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靜止軌道衛(wèi)星載荷課題組慧眼識才,,將他收入麾下,。
初入課題組的三四年,還是“風云二號時代”,,那時候韓昌佩參與了風云二號氣象衛(wèi)星的重要載荷——多通道掃描輻射計的研制,,主要給這臺儀器做測試。
回想起初入課題組的時光,,韓昌佩說,,自己很幸運,,能夠跟隨空間紅外遙感技術專家陳桂林院士等一批科學家學習,那時候的自己很像海綿,,求知欲很強,,每天泡在實驗室,完善儀器領域的知識,,邊工作邊攻讀了研究生學位,。
等到2008年風云四氣象衛(wèi)星開始立項時,韓昌佩已成長為團隊的主力隊員,。當時的他已提前博士畢業(yè),肩上的重任之一就是研制“超級慧眼”——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這臺儀器,,美國科研人員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但是2006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財政部宣布,,由于資金和技術的局限,決定放棄這項研究,。在2000年左右開始啟動這項研究,,2006年做出了原理樣機。2007年,,經(jīng)過一場集中討論,,氣象人決定還是咬緊牙去攻克這個難關。
韓昌佩是這臺儀器的主力之一,,主要負責張羅整臺儀器的設計,、測試、生產(chǎn),。一般的儀器有初樣,、正樣兩個階段,韓昌佩說,,這臺儀器太難了,,又增加了一個準初樣階段。
從2008年到2016年的8年間,,他和團隊圍繞這臺儀器做了三個階段的機型,,“那時候基本上每天晚上工作到十一點多,經(jīng)??粗铝粱丶?,早上八點就去上班了。”
“還挺樂在其中的,,當你喜歡一件事的時候,,真的就不覺得苦,,比如打球很累,但不覺得苦,;另外還能學習和接觸到很多好玩的事情,,比較有意思。”他說,。
2016年,,經(jīng)過“八年抗戰(zhàn)”,作為上*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這臺劃時代的儀器終于上天,。
回想起那一刻,韓昌佩說,,人生中有很多畫面定格在腦里,,那是其中一幕。2016年12月11日“風云四”發(fā)射的那個凌晨,,他在測控大廳里忙著發(fā)指令,,發(fā)完后才發(fā)覺手上出了很多汗,“那時候其實很緊張,。”
而今,,“風云四”的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已開始發(fā)揮作用,忙著給大氣做大范圍,、高頻次的垂直探測,,比如給臺風做“立體掃描”,為天氣系統(tǒng)的觀測預報開啟一種新模式,。
韓昌佩也開始轉入“風云四”02星的研制中去了,,除了繼續(xù)研制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他還擔任多通道掃描輻射計的主任設計師,。他說,,“這些年,科研節(jié)奏感覺越來越快,,‘風云四’的時候,,10多年做了01星,而02星技術指標進一步提升,,3年就需要做出來,。”
與儀器打了這么多年交道,韓昌佩有他的心得,。他說,,儀器就是載體,承載你的喜怒哀樂。調試儀器,、解決困難之后,,他時常會有所感、有所想,,并將所得和日常生活工作結合起來,。
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個反饋系統(tǒng),,輸出要達到輸入目標,,中間需要非常好的算法和執(zhí)行,“所有的人和事都是這樣,,需要去反饋,、去執(zhí)行,讓各個部件很好地結合,,這是我學這么多年控制,、深入骨子里的事情。”
至于未來,,他說,,打算沿著“風云路”一直走,,“關注新型儀器的應用和研究,,團結項目組,做出更好的儀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