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報價來對金相顯微鏡進行分類
金相顯微鏡通常是用來觀察不透明物體的,,同時由于光線不能透過不透明物體,,所以必須利用一套復雜的照明系統(tǒng)使光線能從正面或側面把物體的表面照亮,,然后再利用物體表面的反射,,使部分光線進入光學系統(tǒng),,再通過放大成象,,使其可以被眼睛所觀察到,。簡單來說,金相顯微鏡就是利用反射光來觀察不透明物體的,。
實際生活中,,金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主要根據(jù)金相研究的目的,、對象及方法的不同而設計的,,有偏光金相顯微鏡、相襯金相顯微鏡及紫外光金相顯微鏡等,。同時,,從光路形式來看,有正置式與倒置式光路兩種,,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對于金相試樣的要求不同,。凡是金相試樣磨面向上放置的,試樣表面要與其底面平行,,物鏡朝下觀察的都被稱為正置式光路,。相反,凡是磨面朝下放里,、試樣底面為任意形狀,、物鏡朝上觀察的都被稱為倒置式光路,。
其中,正置式光路的缺點是試樣底面須與金相磨面平行,,從而使試樣制作的難度增加,,要知道,要做到試樣的底面與磨面平行是不容易的,。但如果兩表面不平行,,就會使得磨面與光軸不垂直,尤其是在高倍觀察時,,兩面間的微小傾角都會使視場的局部變模糊,。同時,試樣的高度也會受到鏡臂提升高度的限制,。
倒置式光路倒是可以克服上述缺點,。由于它的物鏡朝上,金相磨面與載物臺表面重合,,因此能與物鏡光軸垂直,,更好的排除了試樣兩面間因不平行所引起的成象不清晰等問題。同時試樣高度也不受限制,。
金相顯微鏡的分類,,在以前,按其外形與用途劃簡單分為臺式,、立式和臥式三類,。但近年來,國外金相顯微鏡發(fā)展快,,品種多,,都向著高質(zhì)量、多性能,、多用途方向發(fā)展,。同時,普遍采用的平場消色差物鏡及大視場目鏡,,更為金相組織的分析研究帶來了許多方便,。在性能方面,不但有一般的明場照明,、暗場照明,、偏光觀察、攝影及投影等,,更有相襯,、干涉、差分干涉相襯,、顯微硬度,,高,、低溫臺,另帶有電視和自動分析,,自動攝影等,,更進一步表現(xiàn)了一機多用的*性能。就此而言,,金相顯微鏡的分類,,應按金相顯微鏡價格與用途來分類。在我國,,把金相顯微鏡的產(chǎn)品劃分為初級型,、中級型、型三類,。
初級金相顯微鏡可作明場觀察和攝影,結構較為簡單,、體積小,,適用于工廠及學校金相實驗室作一般金相組織分析之用。同時物鏡采用10X,、40X,、100X的消色差物鏡,目鏡采用5X,、10X,、12.5X的惠更斯目鏡,濾光片更擁有黃,、綠兩種,,且攝影總放大倍數(shù)必須為100X、500X等,,工作臺也可作縱,、橫向靈活移動,微動調(diào)焦范圍不小于1.8mm,,分度值為0.002mm,,更備有10X分劃目鏡和0.01mm測微尺。
中級金相顯微鏡能作明場,、晴場,、偏光觀察和攝影,適用于工廠及大專院校作金相分析研究之用,。它采用了4X,、10X、25X,、40X,、63X,、l00X的平場消色差物鏡及8X10X12.5X16X等平場或廣角補償目鏡,濾光片有黃,、綠,、藍三種;攝影總放大倍數(shù)必須有100X,、200X,、500X、1000X等,,攝影幅面不小于8.25厘米*12厘米,,工作臺可轉(zhuǎn)動360°,縱,、橫向移動范圍均不小于10mm,,微動調(diào)焦范圍不小于2mm,分度值為0.002mm,,并要有l(wèi)0X分劃目鏡和0.01mm測微尺,。
金相顯微鏡帶有明場、暗場,、偏光,、相襯、干涉觀察和投影,、攝影及顯微硬度等,,通常供大、中型工廠和高等院校及研究部門作金相研究用,。同時,,它所采用的物鏡是平場消色差、平場半復消色差或平場復消色差的,,有一套2.5X,、4X、10X,、25X,、40X、63X,、100X物鏡,;目鏡是平場或廣角補償目鏡,有一套8X,、10X,、12.5X、16X、20X目鏡,,濾光片更有黃,、綠、藍,,中性四種,,且攝影總放大倍數(shù)必須有100X、200X,、400X,、500X、800X,、1000X等,,攝影幅面為12cm*16.5cm,且投影幅面直徑不小于250mm,;工作臺可轉(zhuǎn)動360°,,zui小讀數(shù)值為6μm,縱橫向移動范圍均不小于15mm,,微調(diào)范圍及分度值與中級型金相顯微鏡相同,,備有l(wèi)0X分劃目鏡,0.01毫米側微尺及顯微硬度等,。
上述的幾種分類方法,主要是根據(jù)儀器的性能及用途劃分,,一般不考慮其外形,。這樣更有利于簡化金相顯微鏡的品種規(guī)格,使其能以較少品種滿足zui大的需要,,對提高產(chǎn)品的系列化,、標準化、通用化及質(zhì)量都是有利的,,同時也對我國金相顯微鏡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