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大片在线观看欧美成人不卡|午夜先锋看片|中国女人18毛片水多|免费xx高潮喷水|国产大片美女av|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bbbbbb|人妻上司四区|japanese人妻少妇乱中文|少妇做爰喷水高潮受不了|美女人妻被颜射的视频,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一,俄罗斯6一一11萝裸体自慰,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无码

| 注冊| 產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行業(yè)產品

當前位置:
上海固銀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實驗室建筑設計規(guī)范1

實驗室建筑設計規(guī)范1

閱讀:1419        發(fā)布時間:2017-8-9

先來看看實驗室建筑設計總則吧,!

1.為使科學實驗建筑設計符合適用,、安全,、衛(wèi)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規(guī)范,;

2.本規(guī)范適用于自然科學研究機構,、工業(yè)企業(yè),、大專院校等以通用實驗室為主的新建,、改建和擴建科學實驗建筑設計。其它類同的科學實驗建筑設計可參照執(zhí)行,;

3.科學實驗建筑設計必須貫徹執(zhí)行國家現行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做到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確保質量、節(jié)省能源和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

4.科學實驗建筑設計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定;

 

了解一下相關術語

 

1.科學實驗建筑:

用于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的建筑,,包括:實驗用房,、輔助用房、公用設施等用房,。

2.實驗用房:

直接用于從事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的用房,,包括:通用實驗室、實驗室和研究工作室,。

3.輔助用房:

為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提供服務的用房,,包括:學術活動室、圖書資料室、實驗動物房,、溫室,、標本室、附屬加工廠,、器材庫等,。

4.公用設施用房:

為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提供所需環(huán)境及其它條件保證的用房,包括:采暖,、通風,、空氣調節(jié)、制冷,、給水,、排水、軟化水,、煤氣,、特殊氣體、壓縮空氣,、真空,、照明、供配電,、電訊等設施的用房,。

5.通用實驗室:

適用于多學科的以實驗臺規(guī)模進行經常性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的實驗室。

6.實驗室:

有特定環(huán)境要求(如,,恒溫,、恒濕、潔凈,、無菌,、防振、防輻射,、防電磁干擾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實驗裝置為主(如:電子顯微鏡,、高精度天平,、譜儀等)的實驗室。

 7.研究工作室:

用于科研實驗人員從事理論研究,、準備實驗資料,、查閱文獻、整理實驗數據,、編寫成果報告等的用房,。

8.標準單元組合設計:

為保證實驗用房具有適應性的設計原則,,即,從當前和長遠科學實驗工作內容,、儀器設備及人員的發(fā)展變化出發(fā),,綜合考慮確定實驗用房的三維空間尺寸、實驗室建筑設備及實驗儀器設備的布置,、建筑結構選型,、公用設施供應方式等。對于框架結構,,一個標準單元系指一個柱網圍成的面積,;對于混合結構,一個標準單元相當于框架結構一個柱網圍成的面積,。

9.天平室:

設置稱量精度為±0.1~0.01mg天平的房間,,天平可設置在較簡單的防振天平臺上。

10.前室:

也稱為緩沖間或過渡間,,并可兼作更衣換鞋間,。

11.準備間:

某些實驗室的配套房間,供實驗人員做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2.管道井:

用于通行各類公用設施立管的豎向井道,。

13.管道走廊:

用于通行各類公用設施立管及水平管道的空間。

14.管道技術層:

用于通行各類公用設施水平管道的空間,。

15.應急噴淋:

為保證實驗人員在實驗工作中受到化學及生物危害時的安全,,多在靠近該類實驗室的公共走道處設置帶有自動或人控開關的噴淋設備,以備實驗人員一旦被藥品污染時,,能及時進行噴淋救護,。

16.反應池:

指排水系統(tǒng)排出的污(廢)水中含某些有害物質時,,在建筑物內或附近設置排出污水處理的構筑物,,用物理、化學方法予以處理,,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17.實驗室工作接地:

為保證要求接地的儀器設備穩(wěn)定工作而設置的接地。 

18.供電電源工作接地:

為交流和直流電源系統(tǒng)提供的接地,。

19.保護接地:

為保障人身及設備安全而設置的接地,。

20.特殊防護接地:

為靜電防護、電磁屏蔽防護等提供的接地,。

21.防雷接地:

為保證建筑物防雷裝置可靠工作而設置接地,。

建筑設計

1.一般規(guī)定

科學實驗建筑應由實驗用房、輔助用房,、公用設施用房等組成,,其設計應合理安排各類用房,,做到功能分區(qū)明確、方便,、互不干擾,;通用實驗室、實驗室及研究工作室宜采用標準單元組合設計,,其結構選型及荷載確定應使建筑物具有使用的適應性,;

窗:

設置采暖及空氣調節(jié)的科學實驗建筑,在滿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應減少外窗面積,,設置空氣調節(jié)實驗室外窗應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及隔熱性,且宜設不少于窗面積1/3的可開啟窗扇,;


 

條門:
由1/2個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m,,高度不應小于2.10m;

由一個及以上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的門洞寬度不應小于1.20m,,高度不應小于2.10m,。

實驗室的門扇應設觀察窗;
走道zui小凈寬不應小于表中zui小規(guī)定,;

走道zui小凈寬(m)

走道形式

走道zui小凈寬

單面布房

雙面布房

單走道

1.30

1.60

雙走道或多走道

1.30

1.50

走道地面有高差時,,當高差不足二級踏步時,不得設置臺階,,應設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樓梯:
※樓梯設計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
※科研實驗人員經常通行的樓梯,,其踏步寬度不應小于0.28m,高度不應大于0.17m,。

科學實驗建筑內應設衛(wèi)生用具間,,可獨立設置或與廁所結合設置,其內應設拖布池及拖布吊掛設施和地漏,。


更衣間:
※科學實驗建筑宜設更衣間,,每人使用面積不宜小于0.60m2,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更衣間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兩者結合的布置方式。


采光:
※通用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宜利用天然采光,,房間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6。
※利用天然采光的閱覽室窗地面積比不應小于1:5,。


隔聲:
※通用實驗室,、學術活動室允許噪聲級不宜大于55dB(A聲級),;研究工作室、閱覽室允許噪聲級不應大于50dB(A聲級),。
※產生噪聲的公用設施等用房不宜與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學術活動室及閱覽室貼鄰,,否則應采取隔聲及消聲措施,。


 

隔振:
產生振動的公用設施等用房不宜與實驗室、研究工作室,、學術活動室及閱覽室貼鄰,,且宜設在底層或地下室內,其設備基礎等應采取隔振措施,。
設在樓層或頂層的空調機房,、排風機房等,其設備基礎等應采取隔振措施,。


室內凈高:

※通用實驗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內凈高:

當不設置空氣調節(jié)時,,不宜低于2.80m;設置空氣調節(jié)時,,不應低于2.40m,。
※實驗室的室內凈高應按實驗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檢修的要求確定,。
※走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


2.室內裝修
※實驗用房、走道的地面及樓梯面層,,應堅實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塵,、不積塵,;墻面應光潔、無眩光,、防潮,、不起塵,、不積塵,;頂棚應光潔、無眩光,、不起塵,、不積塵;

※使用強酸,、強堿的實驗室地面應具有耐酸,、堿腐蝕的性能,;用水量較多的實驗室地面應設地漏;
※通用實驗室不宜設吊頂,;
※需設吊頂且無嚴格密封要求的空間,,宜采用活動板塊式吊頂;


 

3.通用實驗室

  • 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組合設計應滿足使用要求,,并與通風柜,、實驗臺及實驗儀器設備的布置、結構選型以及管道空間布置緊密結合,。
  • 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開間應由實驗臺寬度,、布置方式及間距決定。實驗臺平行布置的標準單元,,其開間不宜小于6.60m,。
  • 通用實驗室標準單元進深應由實驗臺長度、通風柜及實驗儀器設備布置決定,,且不宜小于6.60m,;無通風柜時,不宜小于5.70m,。
  • 由1/2個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60m。當靠一側墻改為布置通風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另一側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
  • 由一個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靠兩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與房間中間布置的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60m,。當靠側墻或房間中間改為布置通風柜或實驗儀器設備時,,其與實驗臺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0m。島式實驗臺端部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6.60m,。
  • 按第4.2.4條和第4.2.5條規(guī)定布置的通用實驗室,,如,一側墻或兩側墻靠近外墻部位開設通向其它空間的門時,,其相應的凈距應增加0.10m,。
  • 由一個以上標準單元組成的通用實驗室,實驗臺之間或實驗臺與實驗儀器設備之間的凈距應符合第4.2.4條,、第4.2.5條和第4.2.6條的規(guī)定,。當連續(xù)布置兩臺及以上島式實驗臺時,其端部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m,。
  • 島式或半島式中央實驗臺不宜與外窗平行布置,。必須與外窗平行布置時,其與外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30m,。
  • 不宜貼靠有窗外墻布置邊實驗臺,,不應貼靠有窗外墻布置需要公用設施供應的邊實驗臺,。
  • 靠側墻布置的邊實驗臺的端部與走道墻之間的凈距不宜小于1.20m。中央實驗臺的端部與走道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當實驗室設置向室內退進的門斗時,,則實驗臺端部與退進門斗的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
  • 當通風柜的操作面與實驗臺端部相對布置時,,其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0m,。
  • 通用實驗室宜由一個或一個以上標準單元組成。
  • 通用實驗室宜集中靠建筑物外墻布置,。設置空氣調節(jié)的通用實驗室宜布置在北向,。 


4.實驗室

由標準單元組成的實驗室,其開間和進深應按實驗儀器設備尺寸,、安裝及維護檢修的要求確定,。布置通風柜和實驗臺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2.4條~第4.2.11條的相應規(guī)定,。

對有溫濕度控制要求的實驗室,,建筑設計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③生物培養(yǎng)室:

  • 生物培養(yǎng)室由前室,、準備間,、生物培養(yǎng)間、器械消毒及清洗間組成,。前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8m2,,前室內應設家庭服和工作服分開的更衣柜和換鞋柜。
  • 由幾個生物培養(yǎng)室組成的生物培養(yǎng)區(qū),,亦可在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衣換鞋柜,。
  • 生物培養(yǎng)室應防止人流交叉感染。宜布置在建筑物的盡端,,不宜開設外窗,。有外窗時,應做雙層密閉窗及遮光百葉,。
  • 生物培養(yǎng)室或生物培養(yǎng)區(qū)與非生物培養(yǎng)區(qū)之間,,應設置實體磚墻。生物培養(yǎng)室各功能房間之間,,宜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斷墻分隔,。玻璃隔斷墻的骨架宜采用不易變形及耐清洗的材料制作。
  • 生物培養(yǎng)室與各功能房間玻璃隔斷墻上的門,,宜采用推拉門,。
  • 生物培養(yǎng)室宜留有設置滅菌器的位置。

④天平室:

  • 天平室應設置面積不小于6m2的前室,,并可兼作更衣換鞋間,。天平室宜布置在北向,外窗宜做雙層密閉窗并設窗簾,。
  • 天平室與前室之間應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斷墻分隔,,并宜采用推拉門。
  • 天平臺臺面和臺座,,應做隔振處理,。天平臺沿墻布置時,應與墻脫開,,臺面宜采用平整,、光潔、有足夠剛度的臺板,,并不得采用木制工作臺,。設在樓層上的天平臺基座,應設在靠墻及梁柱等剛度大的區(qū)域,。
  • 高精度天平室除滿足上述天平室的要求外,,應布置在實驗樓底層北向,天平臺基應設獨立基座(不宜設在地下室樓板上面),。外窗應做雙層密閉窗,。
  • 高精度天平室其天平臺獨立基座的允許振動限值,應按制造部門提供的數據選用,,無資料時應符合現行的《機器動荷載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結構的振動計算和隔振設計規(guī)程》的規(guī)定,。

⑤電子顯微鏡室:

  • 電子顯微鏡室應按所用設備的允許振動速度和防磁要求,遠離振動源及磁場干擾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層,。
  • 電子顯微鏡室由電鏡間、過渡間,、準備間,、切片間、涂膜間及暗室組成,。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m2,,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 電鏡間不宜設外窗,。
  • 電鏡間的室內凈高應按設備高度及檢修要求確定,。
  • 電鏡基座應采取隔振措施。與電鏡配套使用的有振動的輔助設備及室內空氣調節(jié)設備等,,應設隔振裝置,。
  • 電鏡間、切片間及涂膜間的空氣應過濾。人員出入口必須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⑥譜儀分析室

  • 譜儀分析室應遠離振動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層。必須布置在樓層時,,應采取相應的隔振措施,。
  • 譜儀分析室由譜儀間、過渡間,、樣品制備間,、化學處理間、暗室,、數據處理間及工作間組成,。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m2,且應設更衣柜及換鞋柜,。
  • 譜儀間應根據使用要求設置通風柜,。光源區(qū)應設排風罩。
  • 譜儀間內不宜設水盆,。

⑦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 本節(jié)規(guī)定適用于科研用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放射醫(yī)療單位的乙,、丙級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和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建筑設計。
  • 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1)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為三類,,即,,*類、第二類和第三類,。各類工作單位的等效年用量應符合現行的《放射衛(wèi)生防護基本標準》的規(guī)定,。
    (2)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zui大等效日操作量分為三級,即,,甲,、乙和丙級。各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zui大等效日操作量應符合現行的《輻射防護規(guī)定》的規(guī)定,。
    (3)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按其所屬類別,,在其周圍應劃出防護監(jiān)測區(qū),防護監(jiān)測區(qū)的范圍應符合現行的《放射衛(wèi)生防護基本標準》的規(guī)定,。
    (4)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的放射醫(yī)療單位,,可設在市區(qū)內。
    (5)第三類開放型放射工作單位及屬于第二類的放射醫(yī)療單位的乙,、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設在一般建筑物內,,但應集中在同一層或一端,與非放射工作場所隔開,。
    (6)布置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時,,應根據污染情況,可將其分成若干區(qū)域:
    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分為三區(qū),即設白區(qū),、綠區(qū)和紅區(qū),。
    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可分為二區(qū),即,,設白區(qū)和綠區(qū),。
    zui大等效日操作量小于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規(guī)定的下限值時,,可不分區(qū),。
    白區(qū)、綠區(qū)和紅區(qū)的標準應符合現行的《開放型放射性物質實驗室輻射防護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7)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各區(qū)的布置,,應按白區(qū)、綠區(qū),、紅區(qū)布置,。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應按白區(qū)綠區(qū)布置。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白區(qū)與綠區(qū)之間應設衛(wèi)生出入口,。衛(wèi)生出入口內應設家庭服衣柜,、工作服衣柜和淋浴設備,并配以表面污染監(jiān)測儀器,。丙級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白區(qū)與綠區(qū)之間,,應設換鞋、更衣,、洗手和表面污染監(jiān)測用的過渡間,,過渡間面積不應小于6m2
    衛(wèi)生出入口的規(guī)模,,應根據進入綠區(qū)的總人數確定,,淋浴器按zui大班人數每5~8人設一具。
    (8)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布置,,白區(qū)與白區(qū),、綠區(qū)與綠區(qū)應相對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排列,,原則上以放射性活度的低、中,、高依次排列,。
    (9)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綠區(qū)應設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間。暫存間的室內裝修標準不應低于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
    (10)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力求簡潔,,應防止積塵和積聚放射性物質。各種管線宜暗敷,燈具宜采用嵌入式,。地面,、墻面、頂棚的陰角應做成半徑不小于0.05m的半圓角,。
    (11)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門,、窗應便于清洗和去污。綠區(qū)應設密閉窗,,少設開啟窗扇,。
    (12)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材料應表面光滑,對放射性物質吸附性差,,易于去污,,并具有良好的耐酸、堿腐蝕和耐輻照性能,。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卷材整體式地面及踢腳板,,其接縫應采用熱焊,踢腳板高度不應低于0.25m,。墻面和頂棚應涂以油漆,。
    (13)丙級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或工作場所)的室內裝修標準可適當降低??刹捎矛F制水磨石地面,,但必須打蠟,局部加塑料覆面并可采用油漆墻面及不起塵的涂料頂棚,。
    (14)有關開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的工藝設計,、通風設計、給排水設計,、輻射屏蔽設計,、輻射監(jiān)測設計及放射性三廢處理等應合現行的《開放型放射性物質實驗室輻射防護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 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
    (1)有關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設計要求,,可參照現行的《60Co輻照站的輻射安全防護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
    (2)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可設于市區(qū)。實驗室的輻照裝置應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并應使周圍公眾所受的照射不超過現行的《輻射防護規(guī)定》的相應劑量當量限值,。
    (3)密封型放射源輻照實驗室的圍護墻、頂棚和門,、觀察窗洞口等均應符合防護要求,。有關60Co輻照站的輻射安全防護設計應符合現行的《60Co輻照站的輻射安全防護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密封型放射源的貯存室必須符合防護要求,,確保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貯存放射源容器的貯源坑應防止地下水滲入,,并應保持干燥。貯存室應設有防火,、防盜及報警裝置等設施,。


 

5.研究工作室、學術活動室,、圖書資料室
①研究工作室
※研究工作室設置數量應按使用要求確定,,每人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m2
※研究工作室應靠近實驗室或與實驗室結合布置,。
②學術活動室
學術交流展示廳的使用面積應按使用要求確定,,該場所宜與公共交通空間連通,并應留有布置坐椅或沙發(fā)的空間,。
※小型學術活動室的使用面積不宜小于40m2,;中型學術活動室的使用面積不宜小于60m2,。中,、小型學術活動室每人使用面積:

有會議桌的不應小于1.80m2;無會議桌的不應小于0.80m2,;
※學術報告廳的規(guī)模應按使用要求確定,,并宜設講臺、書寫板,、幕布,,并留有放置放映設備的空間,容納人數超過180人時,,宜采用臺階式地面,,臺階高度應按不遮擋視線的要求確定;宜設固定坐椅及記錄臺板,,當坐椅自帶記錄臺板時,,排距不應小于0.95m;當設獨立式記錄臺板時,,排距不應小于1m,;
③圖書資料室
※圖書資料室應由藏書部分、采編部分,、閱覽部分,、出納及目錄部分等組成;
※圖書資料室應布置在環(huán)境安靜并與實驗用房方便的位置,;
※圖書資料室宜采用開架閱覽室,;


 

6.公用設施用房及管道空間   
①公用設施用房
※公用設施用房包括制冷機房、空調機房,、排風機房,、給排水及水處理用房,、變配電室、電訊室,、氣體供應室等,;
※公用設施用房宜靠近相應的使用負荷中心布置;
※公用設施用房布置于地下室時,,應采取防潮,、防水及通風等措施;
②管道空間
※管道空間分為管道井,、管道走廊和管道技術層三種,,其尺寸及位置應按建筑標準單元組合設計、公用設施系統(tǒng)設計,、安裝及維護檢修的要求確定,;
※建筑物內管道不多時,宜采用管道井,;集中式管道井應設檢修門,;分散式管道井設檢修門有困難時,應在管道閥門部位設檢修口,;
※建筑物內管道多且設管道井無法滿足要求時,,應設管道走廊或管道技術層,并均應設檢修門,;


 

7.實驗室建筑設備

通風柜
①通風柜宜采用標準設計產品,;
②設置空氣調節(jié)的實驗室宜采用節(jié)能型通風柜;
③通風柜內襯板及工作臺面,,按使用性質不同應具有相應的耐腐,、耐火、耐高溫及防水等性能,,應采用盤式工作臺面并應設杯式排水斗,,通風柜外殼應具有耐腐、耐火及防水等性能,;
④通風柜內的公用設施管線應暗敷,,向柜內伸出的配件應具有耐腐及耐火性能,各種公用設施的開閉閥,、電源插座及開關等應設于通風柜外殼上或柜體以外易操作處,;
⑤通風柜柜口窗扇以及其它玻璃配件,應采用透明安全玻璃,;
⑥通風柜的選擇及布置應與建筑標準單元組合設計緊密結合,;

⑦通風柜應貼鄰或靠近管道井或管道走廊布置,并應避開主要人流及主要出入口,。不設置空氣調節(jié)的實驗室,,通風柜應遠離外窗布置,;設置空氣調節(jié)的實驗室,通風柜應遠離室內送風口布置,,當兩者矛盾時,,應調整室內送風口的位置;


實驗臺
實驗臺宜采用標準設計產品,;
②實驗臺臺面按使用性質不同應具有相應的耐磨,、耐腐、耐火,、耐高溫,、防水及易清洗等性能;
③各種公用設施管線及,、電源插座及開關等配件,,宜與實驗臺體的公用設施支架或與實驗臺體靠近的獨立公用設施支架或管槽結合在一起。實驗用水盆亦宜與實驗臺體結合在一起,;
④實驗臺的選擇及布置應與建筑標準單元組合設計緊密結合,;


 

物品柜(架)
通用實驗室的內墻上宜設置嵌墻式或掛墻式物品柜(架)。物品柜(架)底距地面不應小于1.20m,。
②物品柜(架)自身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并應與墻體牢固連接,物品柜(架)橫隔板應上下位置可移動,。

 

(文章來源:網絡)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