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磷酸鹽在線分析儀主要應用于污水處理廠除磷工藝中的磷酸鹽含量檢測。以判斷除磷的效果,。
因為目前的水體富營養(yǎng)化嚴重,,所以在污水廠中除磷工藝已經(jīng)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藝 段,,其除磷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排放水的磷含量是否能夠符合國家標準。污水中的磷有很 多存在形式,,但主要為正磷酸鹽PO34—-P,、聚磷酸鹽和有機磷。進入處理廠的污水中,,絕大部分聚磷酸鹽和有機磷被水解或者礦化成了PO34—-P,。污水中剩余的有機磷和聚磷酸鹽在進入生物處理系統(tǒng)后,也將被礦化成PO34—-P,。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在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工藝運行管理中發(fā)現(xiàn)一類特殊的兼性細菌,在好氧狀態(tài)下能超量地將污水中的磷吸入體內,,使體內的含磷量超過10 %,,有時甚至高達30%,而一般的細菌體內的含磷量只有2%左右,,因此這類細菌被稱為聚磷菌,,并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中用來除磷。其除磷的原理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厭氧情況將體內儲存的聚磷酸鹽以PO34—-P的形式釋放出來,,以便獲得能量,。在好氧狀態(tài)下,“饑餓”的聚磷菌將體內儲存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能量,,同時將水體中正磷酸鹽PO34—-P超量攝取,以聚磷酸鹽的形式儲存起來,,這樣就將水中的磷轉移到聚磷菌體內,,然后通過控制排泥,將含磷的剩余污泥(污泥烘干機)排放,,也就實現(xiàn)了水中除磷的目的,。
為了保證A-O生物除磷工藝的運行效果,除了要控制好溶解氧的多少,、回流比,、剩余污泥(污泥烘干機)排放量等參數(shù)外,更加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在好氧段檢測正磷酸鹽的含量,,以便對聚磷 菌的狀態(tài)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