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沉淀硬化鋼17-4PH,,1.4548,,X5CRNICUNB17-4-4,AISI 630,,UNS S17400,,符合EN 10088-1,ASTM A564,。
1.4548化學(xué)成分:
碳 C:≤0.07
硅 Si:≤1.00
錳 Mn:≤1.00
磷 P:≤0.025
硫 S:≤0.025
鉻 Cr:15.0-17.5
鉬 Mo:—
鎳 Ni:3.0-5.0
銅 cu:3.0-5.0
鈮 Nb:0.15-0.45
X5CrNiCuNb17-4-4,1.4548 - 規(guī)格和應(yīng)用
目前,,們已經(jīng)研究出很多公式來表述奧氏體形成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有名的是下面的公式:
奧氏體形成能力=Ni%+30C%+30N%+0.5Mn%+0.25Cu%
從這個等式可以看出:
1.碳是一種較強的奧氏體形成元素,,其形成奧氏體的能力是鎳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蝕的不銹鋼中,因為在焊接后它會造成敏化腐蝕和隨后的晶間腐蝕問題,。
2.氮元素形成奧氏體的能力也是鎳的30倍,,但是它是氣體,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問題,,只能在不銹鋼中添加數(shù)量有限的氮,。
3.添加錳和銅會造成煉鋼過程中耐火生命減少和焊接的問題。
從這個等式中也可以看出:
1.添加錳對于形成奧氏體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錳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銹鋼中,,而氮正是一種非常強的奧氏體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銹鋼中,,正是用足夠的錳和氮來代替鎳形成的奧氏體結(jié)構(gòu),,鎳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錳和氮數(shù)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銹鋼中,,只含有4. 5%的鎳,同時含有0.25%的氮,。由鎳等式可知這些氮在形成奧氏體的能力上相當(dāng)于7.5%的鎳,,所以同樣可以形成奧氏體結(jié)構(gòu)。這也是200系列不銹鋼的形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