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11-44JP/5中間繼電器
JZ11-系列中間繼電器適用交流50HZ或60HZ,,電壓500伏以下,直流電壓220伏及以下的控制電路中.
繼電器主要產(chǎn)品技術參數(shù)
1,、額定工作電壓
是指繼電器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要的電壓,。根據(jù)繼電器的型號不同,,可以是交流電壓,,也可以是直流電壓。
2,、直流電阻(線圈阻抗)
是指繼電器中線圈的直流電阻,,可以通過表測量。
3,、吸合電流
是指繼電器能夠產(chǎn)生吸合動作的zui小電流。在正常使用時,,給定的電流必須略大于吸合電流,,這樣繼電器才能穩(wěn)定地工作。而對于線圈所加的工作電壓,,一般不要超過額定工作電壓的1.5倍,,否則會產(chǎn)生較大的電流而把線圈燒毀。
4,、釋放電流
是指繼電器產(chǎn)生釋放動作的zui大電流,。當繼電器吸合狀態(tài)的電流減小到一定程度時,繼電器就會恢復到未通電的釋放狀態(tài),。這時的電流遠遠小于吸合電流,。
5、觸點切換電壓和電流(觸點容量)
是指繼電器允許加載的電壓和電流,。它決定了繼電器能控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使用時不能超過此值,否則很容易損壞繼電器的觸點,。
繼電器測試
1,、測觸點電阻
用表的電阻檔,測量常閉觸點與動點電阻,,其阻值應為0,;而常開觸點與動點的阻值就為無窮大。由此可以區(qū)別出那個是常閉觸點,,那個是常開觸點,。
2、測線圈電阻
可用表R×10Ω檔測量繼電器線圈的阻值,,從而判斷該線圈是否存在著開路現(xiàn)象,。
3、測量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
找來可調穩(wěn)壓電源和電流表,給繼電器輸入一組電壓,,且在供電回路中串入電流表進行監(jiān)測,。慢慢調高電源電壓,聽到繼電器吸合聲時,,記下該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為求準確,可以試多幾次而求平均值,。
4,、測量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
也是像上述那樣連接測試,當繼電器發(fā)生吸合后,,再逐漸降低供電電壓,,當聽到繼電器再次發(fā)生釋放聲音時,記下此時的電壓和電流,,亦可嘗試多幾次而取得平均的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一般情況下,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約在吸合電壓的10~50%,,如果釋放電壓太?。ㄐ∮?/10的吸合電壓),則不能正常使用了,,這樣會對電路的穩(wěn)定性造成威脅,,工作不可靠。
繼電器的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1,、電路符號
繼電器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繼電器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并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符號“J",。繼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示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注上相同的文字符號,,并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qū)別。
2,、觸點形式
繼電器的觸點有三種基本形式:
1.動合型(H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斷開的,,通電后,兩個觸點就閉合,。以合字的拼音字頭“H"表示,。(如上圖a與b)
2.動斷型(D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閉合的,通電后兩個觸點就斷開。用斷字的拼音字頭“D"表示,。(如上圖a與c)
3.轉換型(Z型)這是觸點組型,。這種觸點組共有三個觸點,即中間是動觸點,,上下各一個靜觸點,。線圈不通電時,動觸點和其中一個靜觸點斷開和另一個閉合,,線圈通電后,,動觸點就移動,使原來斷開的成閉合,,原來閉合的成斷開狀態(tài),,達到轉換的目的。這樣的觸點組稱為轉換觸點,。用“轉"字的拼音字頭“z"表示,。(如上圖a、b,、c組合形式)
JZ11-44JP/5中間繼電器,JZ11-44JP/5中間繼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