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331-2023 & HJ 1332-2023
7月1日正式實施
2023年12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便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HJ1331-2023)和《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便攜式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HJ1332-2023)2項標準,,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廢氣中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于7月1日正式實施,。
與現(xiàn)行監(jiān)測標準《固定污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38-2017)相比,,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yōu)點,,可用于現(xiàn)場快速監(jiān)測,,對于同日實施的《石油煉制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0-2015)等三項標準修改單有重要支撐作用。
明華電子自主研發(fā)的MH3500-A/B型 便攜式甲烷非甲烷總烴分析儀分別參與兩項標準的驗證工作,,本文結合現(xiàn)場經(jīng)驗對兩項標準重點要點進行梳理總結,。
01便攜式氣相色譜-FID:
通過定量環(huán)分離甲烷定量分析。
02便攜式催化氧化-FID:
通過催化劑將甲烷以外物質催化氧化成CO2和H2O,。
↓↓↓
標準分析步驟
1.測試準備
(1)開啟電源預熱至工作狀態(tài)(約15~30分鐘),;
(2)預估待測污染物濃度,選擇儀器內置的校準曲線或校準量程,。
2.儀器核查
(1)進行零點校準,,總烴測試結果應不超過0.4 mg/m3(以甲烷計);
(2)使用鋼瓶法或氣袋法進行量程校準
?標氣濃度值>100 μmol/mol 時,,測定相對誤差和相對偏差應在±5%以內,;
?標氣濃度值≤100 μmol/mol 時,測定絕對誤差和絕對偏差應在±5 μmol/mol 以內,。
3.樣品測定
(1)將采樣管前端置于排氣筒中并盡量靠近中心位置,,封堵采樣孔;
(2)啟動采樣泵,,以適當?shù)牧髁坎蓸訙y定,。采樣時,流量波動幅度應在±10%以內,,采樣管和伴熱管的加熱,、伴熱溫度應控制在120℃±5℃以內;
(3)儀器運行穩(wěn)定后,,按分鐘保存測定數(shù)據(jù),,連續(xù)采樣測定5min~15min,全部有效分鐘數(shù)據(jù)(至少5個)的平均值作為一次測量值,。樣品測定時,,同步測定樣品中水分含量;
(4)全部樣品測定后,,用零點氣清洗儀器,,使儀器示值回到零點附近并保持穩(wěn)定;根據(jù)要求測試零點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誤差,、系統(tǒng)偏差等并記錄;
(5)關閉電源,,斷開儀器各部分連接并整理裝箱,,結束測定。
4.結果表示
(1)測定結果小于10 mg/m3時,,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1位,;
(2)測定結果大于等于10 mg/m3,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非甲烷總烴的質量濃度計算結果應為非負值,,計算結果為負值時以0計。
5.質量控制
(1)儀器每半年至少核查1次總烴和甲烷的零點漂移,、量程漂移,;
核查結果應滿足:
?校準量程>100μmol/mol時,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應在±5%以內,;
?校準量程≤100μmol/mol時,,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應在±5μmol/mol以內;
(2)樣品測定前后,,應核查總烴和甲烷的示值誤差,、系統(tǒng)偏差,并填寫樣品測定前后儀器性能核查記錄表,;
核查結果應滿足:
?標準氣體濃度值>100μmol/mol時,,測定相對誤差和相對偏差應在±5%以內;
?標準氣體濃度值≤100μmol/mol時,,測定相對誤差和相對偏差應在±5μmol/mol以內,。
(3)樣品測定結果與校準量程之間應滿足以下要求,不滿足則應重新選擇校準量程,;
?樣品總烴,、甲烷的測定結果≥10μmol/mol,應處于校準量程的20%~100%,;
?樣品總烴,、甲烷的測定結果<10μmol/mol,應不超過儀器校準量程且儀器校準量程應在10μmol/mol左右,;
?采用內置校準曲線測定樣品時,,樣品總烴、甲烷的測定結果應處于其線性范圍內,;
(4)便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每年至少用丙烷標準氣體驗證1次催化氧化單元的轉化效率,,結果應不低于95%,否則應更換或補充催化劑,。
(點擊圖片可查看詳情)
(點擊圖片可查看詳情)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