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標本采集
采集標本力求完整,。(莖,、葉、花,、果)
采集時記錄要詳細,。
及時掛上吊牌。
標本裝入采集袋,。
2,、標本壓制
修剪:壞的、臟的葉子,;葉子易脫落的植物可放在沸水中浸1分鐘再晾干,。
壓制:給標本鋪上幾層吸水紙,用標本夾夾住,,通風(fēng)處晾干,。
換紙:每天換紙一次,使標本保色,。
3,、標本制作
整理標本:將干制的標本整理。
上臺紙:標本平鋪在臺紙上,,調(diào)整葉子排布均勻,,使同一標本同時看到正面
與反面葉的形態(tài)。
固定:用透明膠粘貼標本:透明膠寬度0.6厘米最漂亮,。
貼標簽:在右下角貼上標簽,。內(nèi)容:標本名稱、采集地點,、采集時間,。
同株的,雌雄花應(yīng)分別采取,。一般應(yīng)有二年生的枝條,,因為二年生的枝條較一年生的枝條常常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時還可見該樹種的芽鱗有
無和多少,,如果是喬木或灌木,,標本的先端不能剪去,以便區(qū)別于藤本類,。
2.草本及矮小灌木:要采取地下部分如根莖,、匍匐枝、塊莖、塊根或根系等,,以及開花或結(jié)果的全株,。
3.藤本植物:剪取中間一段,在剪取時應(yīng)注意表示它的藤本形狀,。
4.寄生植物:須連同寄主一起采壓,。并將寄主的種類、形態(tài),、同被采的寄生植物的關(guān)系等記錄在采集記錄上,。
5.水生植物:很多有花植物生活在水中,有些種類具有地下莖,,有些種類的葉柄和花柄是隨著水的深度而增長的,,因此采集這種植物時,
有地下莖的應(yīng)采取地下莖,這樣才能顯示出花
柄和葉柄著生的位置。采集時必須注意,,有些水生植物全株都很柔軟而脆弱,,一提出水面,它的枝葉即彼此粘貼重疊,,攜回室內(nèi)后常失去其
原來的形態(tài),;因此,采集這類植物時,,最好整株撈取,,用塑料袋包好,放在采集箱里,,帶回室內(nèi)立即將其放在水盆中,,等植物的枝葉恢復(fù)原
來形態(tài)時,用一張舊報紙,,放在浮水的標本下,,輕輕將標本提出水面后,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紙里小心壓制,。
6. 蕨類植物:應(yīng)采生有孢子囊群的植株,,連同根莖一起采集。
7. 苔蘚植物:苔蘚植物多呈叢狀,、塊狀或疏松的懸垂狀,,可以直接用水或利用小刀和鑿刀采集。小型樹干的附生種類,,最好連樹皮一起
采集,;緊貼石生的種類,使用鑿刀挖取一塊小石頭,;附生于小枝或葉片的種類,可以通過剪刀剪取小枝或樹葉。多數(shù)苔蘚植物不易腐爛,,野
外采集時應(yīng)先用舊報紙包好,,盡量讓植物體保持原狀,并作好地點和生境采集記錄,,帶回實驗室后讓其在自然陰涼處晾干,,然后移入牛皮紙
的標本袋中。水分多的苔蘚標本,,要多次換紙,。一些濕土生長或水生的種類(如角苔,浮苔等)野外采集時需要去掉泥土,,但要保持假根,、
鱗片之類的結(jié)構(gòu),通常制作標本為好,。野外采集苔蘚時應(yīng)特別注意樹干的不同高度的種類和不同生境的種類,。一般大小的苔蘚植物,一份標
本只需采集手掌大小的一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