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是實驗室中用于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玻璃或塑膠儀器,。 容量瓶通常是透明的,,但有些用于處理光敏化合物(如硝酸銀和維生素A)的容量瓶可能是琥珀色的。
使用
在使用容量瓶之前,,要先進行以下兩項檢查:
1)容量瓶容積與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2)為檢查瓶塞是否嚴(yán)密,不漏水,。
具體操作:
在瓶中放水到標(biāo)線附近,,塞緊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濾紙片沿瓶口縫處檢查,,看有無水珠滲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轉(zhuǎn)180°,,塞緊,,倒置,試驗這個方向有無滲漏,。
這樣做兩次檢查是必要的,,因為有時瓶塞與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密合用的瓶塞必須妥為保護,,用繩把它系在瓶頸上,以防跌碎或與其他容量瓶搞混,。
容量瓶的校正
1,、校正法
將洗凈、干燥,、帶塞的容量瓶準(zhǔn)確稱量(空瓶質(zhì)量),。注入蒸餾水至標(biāo)線,記錄水溫,,用濾紙條吸干瓶頸內(nèi)壁水滴,,蓋上瓶塞稱量,兩次稱量之差即為容量瓶容納的水的質(zhì)量,。根據(jù)上述方法算出該容量瓶20℃時的真實容積數(shù)值,,求出校正值。
2,、相對校正法
在很多情況下,,容量瓶與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容量瓶的容積,,而是容量瓶與移液管的容積是否正確,例如250mL容量瓶的容積是否為25mL移液管所放出的液體體積的10倍,。一般只需要做容量瓶與移液管的相對校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