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顯微鏡15倍目鏡
奧林巴斯顯微鏡15倍目鏡
目鏡
殘余像差予以校正,。目鏡的構造比物鏡簡單得多。因為通過目鏡的光束接近平行狀態(tài),,所以球面像差及縱向(軸向)色差不嚴重,。設計時只考慮橫向色差(放大色差)。目鏡由兩部組成,,位于上端的透鏡稱目透鏡,,起放大作用;下端透鏡稱會聚透鏡或場透鏡,,使映像亮度均勻,。在上下透鏡的中間或下透鏡下端,設有一光欄,,測微計,、十字玻璃、指針等附件均安裝于此,。目鏡的孔徑角很小,,故其本身的分辨率甚低,但對物鏡的初步映像進行放大已經足夠,。常用的目鏡放大倍數(shù)有:8×,、10×、12.5×,、16×等多種,。 1.福根目鏡:目鏡可分正型目鏡系和負型目鏡系兩類,。正型目鏡的主焦點在場透鏡以外,,雖然由二個或兩個以上的透鏡組合而成,但整個光學系統(tǒng)可視為單一的凸透鏡,,故在適當情況下可單作為放大鏡使用,。負型目鏡的主焦點是在場透鏡以內,即在場透鏡與目透鏡兩個透鏡之間,,顯然不能單作為放大鏡使用,。簡單類型的目鏡的焦點在兩透鏡之間,屬于“負透鏡”,。福根目鏡是負型目鏡系中簡單的一種,。它由二塊分立的沒有經過色差校正的平凸透鏡組成,,接近人眼的一塊稱為目透鏡,,它起放大作用,。另一塊稱為場透鏡,它起使映像高度均勻的作用,。在二塊之間裝有一光欄,,位于目透鏡的前焦點

目鏡
處。福根目鏡未進行像差校正,,或僅作部分球差校正,,仍有一定程度的像差和畸變。其放大倍數(shù)一般不超過15倍,,適應于配合中,、低倍物鏡,用作觀察或攝影,。
2.雷斯登目鏡:由兩個平凸透鏡組成,,其主焦點在下透鏡(場透鏡)之外,故稱正透鏡,。雷斯登目鏡對像場彎曲和畸變有良好的校正,,球差也較小,但放大色差比福根目鏡差,。它除用于觀察和攝影外,,也可用于放大。
3.補償目鏡:垂軸色差為1.5%~2%的平場消色差物鏡,、平場半復消色差物鏡,、平場復消色差物鏡等,都屬于垂軸色差校正不足的物鏡,。這些物鏡需要與垂軸色差校正過頭的目鏡配合使用,,故稱這種目鏡為補償目鏡。補償目鏡具有過度的校正放大色差的特性,,以補償復消色差,、半復消色差物鏡的殘余色差。由于補償目鏡具有一定量的垂軸色差及其放大倍數(shù)較高(高達30倍),,不宜與普通消色差物鏡配合使用,,宜與復消色差物鏡或半復消色差物鏡配合使用,以抵消這些物鏡的殘余色象差,。不可與消色差物鏡配用,,因為有“過正”產生,會使映像產生負向色差,。
4.測微目鏡:在目鏡中加入一片有刻度的玻璃薄片,,用來定量測量,或進行顯微壓痕長度的測量。根據(jù)測量目的可將刻度設計在直線,、十字交叉線,、方格網(wǎng)、同心圓或其他幾何圖形上,。
5.攝影目鏡: 此目鏡專門用于攝影或近距離投影,,不能用作顯微觀察或單放大。其像差校正與補償目鏡基本相同,,宜與平面復消色差物鏡或半復消色差物鏡配用,,使在規(guī)定放大倍數(shù)下具有足夠平坦的映像。
6.廣角目鏡:一般目鏡視場角度在30°左右,。廣角目鏡是指視場角在50°以上,,放大倍數(shù)在12.5倍以上的平場目鏡,和視場角在40°以上,,放大倍數(shù)在10倍以下的平場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