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注意事項
一、 正確安裝的問題
使用顯微鏡前,,首先要把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安裝上去。目鏡的安裝極為簡單,,主要的問題在于物鏡的安裝,,由于物鏡鏡頭較貴重,萬一學生安裝時螺紋沒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鏡頭損壞,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強調學生安裝物鏡時用左手食指合中指托住物鏡,,然后用右手將物鏡裝上去,這樣即使沒安裝好,,也不會摔到地上,。
二、正確對光的問題
對光是使用顯微鏡時很重要的一步,,有些學生在對光時,,隨便轉一個物鏡對著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一定用低倍鏡對光,。轉動反光鏡時喜歡用一只手,,往往將反光鏡扳了下來。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強調用低倍鏡對光,,當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而光線較弱時則用大光圈,,凹面鏡,,反光鏡要用雙手轉動,當看到均勻光亮的圓形視野為止,。光對好后不要隨便的移動顯微鏡,,以免光線不能準確的通過反光鏡進入通光孔。
三,、正確使用準焦螺旋的問題
使用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找到物象可以說是顯微鏡使用中zui重要的一步,也是學生感覺zui為困難的一步,。學生在操作中極易出現(xiàn)以下錯誤:一是在高倍鏡下直接調焦 ; 二是不管鏡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終在目鏡中看視野;三是不了解物距的臨界值,,物距調到 2 ~ 3 厘米時還在往上調,,而且轉動準焦螺旋的速度很快。前兩種錯誤結果往往造成物鏡鏡頭抵觸到裝片,,損傷裝片或鏡頭,,而第三種錯誤則是學生使用顯微鏡時zui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針對以上錯誤,,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調節(jié)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鏡下調,先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但注意不要讓物鏡碰到載玻片,,在這個過程中眼睛要從側面看物鏡,,然后用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并慢慢反向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同時向學生說明一般顯微鏡的物距在 1 厘米 左右,,所以如果物距已遠遠超過 1 厘米 ,,但仍未看到物象,那可能是標本未在視野內或轉動粗準焦螺旋過快,,此時應調整裝片位置,,然后再重復上述步驟,當視野中出現(xiàn)模糊的物象時,,就要換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縮小尋找范圍,提高找到物象的速度,。
四,、物鏡轉換的問題
使用低倍鏡后換用高倍鏡,學生往往喜歡用手指直接推轉物鏡,,認為這樣比較省力,,但這樣容易使物鏡的光軸發(fā)生偏斜,原因是轉換器的材料質地較軟,,精度較高,,螺紋受力不均勻很容易松脫。一旦螺紋破壞,,整個轉換器就會報廢。教師應指導學生手握轉換器的下層轉動扳轉換物鏡,。
五,、光學玻璃清洗的問題
光學玻璃用于儀器的鏡頭、棱鏡,、鏡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濕性污物,、指紋等,,影響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學玻璃,,應根據污垢的特點,、不同結構,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如照相機,、幻燈機、顯微鏡的鏡頭,,可用 20% 左右的酒精和 80% 左右的乙醚配置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從鏡頭中心向外做圓運動,。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清洗鏡頭時不要用力擦拭,否則會損傷增透膜,,損壞鏡頭,。
清洗棱鏡,、平面鏡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
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其清洗方法和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似,。
光學玻璃表面發(fā)霉,,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后,,光線在其表面發(fā)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yǎng)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