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用艾滋病病毒對抗癌癥可提高治癌藥物功效
閱讀:557 發(fā)布時間:2012-9-3利用艾滋病病毒(HIV)的復制機制,,該機構的研究人員已經培育出了一種突變體蛋白,。該物質能極大提高抗癌藥物的功效,在與抗癌藥物聯合使用時,,藥物劑量減至先前的1/300即可達到同樣的療效,。相關論文發(fā)表在8月23日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上。該發(fā)現有望在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HIV通過大量復制病毒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插入宿主細胞的方式來進行繁殖,。其顯著特征是,HIV通過不斷發(fā)生變異并產生多種不同突變蛋白(突變體)來進行繁殖,,這種特性使其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生存,。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將其*殺滅,。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使用HIV的策略來治療其他疾病,,尤其是癌癥的設想,。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他們首先通過向HIV基因中插入一種人類基因對其進行改造,。這種基因能夠促成脫氧胞苷激酶(dCK)的產生,。脫氧胞苷激酶是催化抗病毒和抗腫瘤藥物在人體內合成其單磷酸鹽的關鍵酶,是激活抗腫瘤藥物的關鍵所在,。不少病毒或癌細胞對藥物的抗藥性都與人體細胞內脫氧胞苷激酶的失活相關,。因此,近幾年來*的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通過增加脫氧胞苷激酶的活性,、提高其效率的方式實現對腫瘤的抑制,。
艾滋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讓其“棄暗投明”幫助科學家對抗癌癥,,聽起來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據每日科學網8月29日報道,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的科學家日前就獨辟蹊徑,讓其成為了現實,。
根據HIV的繁殖方式,,該研究團隊建立一個包括近80個艾滋病病毒突變的突變體庫,并結合抗癌藥物對其進行實驗以確定其功效,。結果發(fā)現,,這些突變體在識別脫氧胞苷激酶方面比傳統的未變異蛋白更有效。當抗癌藥物與這些突變體蛋白聯合使用時,,在劑量上只需原先的1/300即可達到同樣的療效,。
這種方法不但能夠降低大劑量抗癌藥物在使用時所有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還能極大地提率,。下一步,,研究人員還將在動物實驗中對單獨的突變體蛋白進行測試。研究人員稱,,除治療癌癥外,,類似的療法在抗病毒治療中也具有一定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