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分類品牌分類
-
濟南翰森蓄能器組 風電葉片疲勞定制大流量泵站 分油器單元(液壓子站) 疲勞專用蓄能器組 試驗機 疲勞專用多組電機泵組并聯(lián)泵站 汽車缸墊疲勞試驗機 鉆井真三軸 汽車拖車杠三自由度綜合試驗臺 機械式彈簧疲勞試驗機 高頻電液伺服作動器 汽車穩(wěn)定桿疲勞試驗機 車輪徑向載荷疲勞試驗機 汽車車橋疲勞試驗機 汽車零部件測試儀器 風電螺栓套拉伸試驗機 風電葉片測試系統(tǒng) 液壓式疲勞試驗機 靜壓支撐作動器 橡膠扭轉疲勞試驗機 疲勞試驗機冷卻裝置 10噸電液伺服動靜疲勞試驗機 分油器單元 PWS-500kN電液伺服壓縮彈簧疲勞試驗機 風電葉片子部件立式雙工位測試裝備 非標定制風電葉片子部件測試裝備試驗機 微機控制剪式千斤頂三軸動靜態(tài)試驗機-液壓控制 XDP-10電液伺服彈簧疲勞試驗機 PWS-20 減震器速率比試驗臺 PWS-2000 電子油門踏板耐久試驗機 300|500液壓油源系統(tǒng) 液壓伺服加載設備試驗機 電液式脈動疲勞試驗系統(tǒng) PWS鋼軌疲勞測試系統(tǒng) 汽車座椅耐久疲勞試驗 汽車底盤疲勞試驗機 氣彈簧疲勞試驗機 轎車車輪徑向載荷疲勞試驗機 MPL-2124門窗疲勞力學性能檢測儀 汽車軸瓦疲勞試驗機 減震器性能耐久試驗臺 汽車牽引掛鉤疲勞試驗臺架 電液伺服激振臺 輪扳手疲勞試驗機 塑料提袋疲勞試驗機 橡膠高低溫疲勞試驗機 橡膠制品壓縮疲勞試驗機 橡膠彈簧疲勞試驗機 橡膠動靜剛度疲勞試驗機 往復龜裂橡膠疲勞試驗機 橋梁構件疲勞試驗機 建筑構件疲勞試驗機 鋼絞線錨具疲勞試驗機 瀝青混合料動靜疲勞試驗機 混凝土軌枕疲勞試驗機 汽車換擋操作桿疲勞試驗機 安全帶鎖扣耐久疲勞試驗機 汽車傳動軸扭轉疲勞試驗機 汽車懸架系統(tǒng)疲勞試驗機 汽車V帶疲勞試驗機 汽車座椅升降疲勞試驗機 汽車板簧疲勞試驗機 車軸垂直彎曲疲勞試驗機 預埋槽道疲勞試驗機 方向盤疲勞試驗機 叉拔疲勞試驗機 載重車輪彎曲疲勞試驗機 備胎升降器振動臺試驗機 微機控制動靜萬能試驗機 彈簧壓力試驗機 動態(tài)彈性墊層疲勞試驗機 軌道墊板疲勞試驗機 汽車剪式千斤頂疲勞試驗機 彈簧疲勞試驗機
-
樓梯過道板壓縮試驗機 金屬材料拉力試驗機 微機控制彈簧試驗機 WDS數(shù)顯式電子萬能試驗機 WDS-A數(shù)顯式電子萬能機 數(shù)顯式人造板試驗機 管材靜液壓(爆破)試驗機 腳手架,、扣件專用試驗機 氣動夾具電子萬能試驗機 保溫材料專用試驗機 土工布專用試驗機 微機控制環(huán)剛度試驗機 WDB-200薄膜拉力試驗機 QTXW系列空氣彈簧試驗機 MHH-6人造板劃痕試驗機 MGL-5型滾動磨損試驗機 MWD-10B手動人造板試驗機 MWD微機控制人造板試驗機 臥式剎車片剪切試驗機 立式剎車片剪切試驗機 微機控制高溫試驗機 微機控制彈簧拉壓試驗機 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
鋼絞線靜載錨固試驗機:試驗方法及目的
鋼絞線靜載錨固試驗機試驗方法及目的
為了檢驗在錨固過程中的適用性和可靠性,和較久性的錨固性能,,能夠把力均勻地傳遞到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和鋼構件中,,并且不能有較大的變形也不能有橫向和斜向的斷裂,為此要做靜載錨固試驗,!以下為您介紹一下試驗方法和操作規(guī)程,。
1.試驗方法
當一切都準備好時,就可以做這項試驗了,,鋼絞線由我方提供,,在鋼絞線與送檢錨具設計等級相同的情況下,我方根據(jù)送檢錨具的孔數(shù),,割取4米2的長度,,在取鋼絞線時要注意觀察鋼絞線不得有損傷的地方,不得有對焊接口,,這樣的鋼絞線才能使用,,然后觀察室溫和濕度看是否滿足試驗要求的溫濕度,溫度沒有特殊要求的話為10-35℃,,當溫濕度符合要求時,,就可以開始做試驗了,,先應該打硬度按照規(guī)范要求操作,當硬度符合要求時就可以做靜載試驗了,。
(1) 試驗前準備
先檢查各線路,,上下位機線纜是否都連接正確和牢靠,檢查完都連接好時先打開電腦和智能數(shù)顯采集儀的開關,,然后進入軟件,,雙擊軟件圖標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進入軟件界面,點工具欄上新建試驗圖標,,出現(xiàn)對話框選擇試驗類型為拉伸試驗,,選擇試驗為靜載錨固試驗,執(zhí)行標準為預應力筋用錨具,,然后輸入此次試驗的組號點確定,,然后進入試驗參數(shù)界面,在試驗參數(shù)界面先輸入試樣參數(shù)和試驗參數(shù),,在試驗參數(shù)中《前輸入預應力鋼材根數(shù)為3根,,單根試件公稱截面積,實際平均極限抗拉力等,,輸入完后按回車鍵,,然后把鋼絞線3根揭開網(wǎng)蓋穿進試驗機兩端,然后把張拉機具端一邊千斤頂反復運行3次以排除空氣,,如果發(fā)現(xiàn)有漏油的地方要及時擰緊,,在伸千斤頂時產(chǎn)生的載荷要清零,在裝夾試件之前對各傳感器通道清零,。然后把鋼絞線擺順成平行狀態(tài),,在兩端安裝錨環(huán),在張拉設備端安裝過渡墊板,,錨具也安裝上使每根鋼絞線都平行受拉,,此時把測試驗機彈性壓縮的百分表安裝到位使其剛剛接觸并清零。然后用小千斤頂在張拉端給預應力筋加初應力,,加到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的10%,,三根鋼絞線的初應力都要一致均勻,此時鋼絞線已被項緊,,用卷尺量兩端錨具的起夾點之間的距離,,然后把它輸入到試驗參數(shù)受力長度欄中按回車。
此時用150mm游標卡尺量Δa,、Δb,,Δa是取有代表性的若干根預應力鋼絞線,測量其與錨具之間的相對位移。Δb為取錨具若干有代表性的零件,,測量其間的相對位移,。做好記錄。
(2)運行試驗
此時點擊運行切換到主曲線界面,,手動控制送油閥加油,,施加試驗荷載步驟為:按預應力鋼材抗拉強度標準值的20%、40%,、60%,、80%,分4級等速加載,,加載速度宜為100MPa/min左右;達到80%后,,持荷1h,;隨后用低于100MPa/min加載速度緩慢加載至*破壞,使荷載達到較大值,。3根鋼絞線標準抗拉強度的20%為52KN×3=156KN,,當加到20%時開始測量并記錄好,觀察所記錄的數(shù)應該比10%時小但是成比例的小,。如Δa不成比例,,說明應檢查鋼絞線是否失錨滑動。如Δb不成比例,,應檢查相關零件(錨環(huán),、錨板等)是否發(fā)生了塑性變形。以此類推當加荷到80%時,,在持荷1h期間,,Δa、Δb應保持穩(wěn)定,。在持荷的一半時間時兩次測量Δa,、Δb如繼續(xù)增加、不能穩(wěn)定,,表明已失去可靠錨固能力,;在試驗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曲線的變化,以便掌握試驗細節(jié),。記錄好開始持荷時間和結束持荷時間,。此時一并記錄臺座彈性變形的百分表讀數(shù)并將其取下。
在持荷時間結束后用小于100MPa/min的速度緩慢加載至*破壞,。在試件達到較大拉力是,,應記錄極限拉力和預應力筋自由長度的總應變。試件斷裂時要馬上關上油泵,記錄下千斤頂和位移,,記錄下較大拉力,。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的破壞形式應是預應力鋼材的斷裂(逐根基多根同時斷裂),錨具零件的變形不應過大或碎裂,。夾片式錨具的夾片在預應力筋應力達到0.8fptk時不允許出現(xiàn)裂紋和破斷,;在滿足合格標準后允許出現(xiàn)微裂和縱向斷裂,不允許橫向,、斜向斷裂及碎斷,。因受預應力筋多根或整束激烈破斷的沖擊引起夾片的破壞或斷裂屬正常情況。預應力筋拉力達到極限破斷時,,錨板及其錐形錨孔不允許出現(xiàn)過大塑性變形,,錨板中心殘余變形不應出現(xiàn)明顯撓度;
2.試驗結束后的計算
用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靜載試驗測定的錨具效率系數(shù)ηa和達到實測極限拉力時組裝件受力長度的總應變εapu來判定錨具的靜載錨固性能是否合格,。
錨具效率系數(shù)ηa按下式計:
ηa=Fapu/ηp×Fpm……………(1)
式中:
ηp的取用: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中預應力鋼材為1至5根時,,ηp=1;6至12根時ηp=0.99,;13至19根時,,ηp=0.98;20根及以上時ηp=0.97,。
錨具的靜載錨固性能應同時滿足下列兩項要求:
ηa≥0.95,;εapu≥2.0%
εapu采用測量加荷千斤頂活塞伸長量(ΔL)計算時,應減去承力臺座的彈性壓縮,、縫隙并緊量和試驗錨具的實測內(nèi)縮量,,然后除以預應力筋的計算長度也就是前面頂緊之后兩端錨具的起夾點之間的距離,較后保留二位小數(shù),。
試驗完成后軟件自動保存數(shù)據(jù),,之后在試驗結果參數(shù)》之前的Δa、Δb中輸入實測數(shù)據(jù),,然后按回車鍵,,然后再用分析程序,分析試驗曲線并打印試驗報告,,之后退出試驗軟件,。
鋼絞線靜載錨固試驗機試驗方法及目的
靜載錨固試驗操作方法;
一、首先了解試樣的抗拉強度,,每束試驗的根數(shù),,并要求試樣長度為4000-4100mm。
二,、用配套的墊圈,、錨圈,、夾片將試樣組裝好,并使每根試樣保持平行,,避免兩頭試樣發(fā)生扭轉,,應使每根試樣受力均勻,并敲緊夾片,。
三,、打開計算機,等計算機啟動后再啟動主機,,否則軟件會出錯,。啟動軟件,設置系統(tǒng)參數(shù),,試驗類型選擇“靜載錨固",,長度選擇“變形",x軸選擇“變形",。
四,、用前卡式千斤頂對每根試樣進行預張拉,預張拉力為試樣抗拉強度的5%~10%,。油泵的操作如下所述:將右路回油閥打開,左路回油閥關閉,,向千斤頂供油進行張拉,,同時調(diào)節(jié)左路節(jié)流閥,以控制油壓的高低和張拉速度(要將張拉力保持在某個力值上,,只要迅速的將左路節(jié)流閥關閉就行),;將左路回油閥打開,右路回油閥關閉,,同時調(diào)節(jié)右路節(jié)流閥,,油泵回程卸載。
五,、量出預張拉后的L0(兩錨圈內(nèi)側間的鋼絞線長度)和每根鋼絞線的a1(在錨圈外側的長度),。
六、點擊“開始",,試驗開始進行,,加載速度控制在14KN/min,達到抗拉強度的80%時,持荷1h(單根預應力筋-錨具試驗時,,持荷時間可以縮短,,但不少于10min),同時量出各根鋼絞線的a2,求出各根鋼絞線的△a,,并算出其平均值,,并隨后逐步加載至破壞,。
七、在試驗結果中輸入L0,,△a的平均值,,試樣根數(shù)及計算極限拉力和, 然后點擊“全部計算",,所有試驗結果就出來了,,打印結果。
八,、卸除試樣,,試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