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細(xì)胞組分的分析方法——線粒體的分離與觀察
閱讀:5458 發(fā)布時間:2012-9-5
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動,、植物細(xì)胞線粒體。
線粒體(mitochondria)是真核細(xì)胞*的,,司能量轉(zhuǎn)換的重要細(xì)胞器,。細(xì)胞中的能源物質(zhì)——脂肪、糖,、部分氨基酸在此進行zui終的氧化,,并通過藕聯(lián)磷酸化生成ATP,供給細(xì)胞生理活動之需,。對線粒體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研究通常是在離體的線粒體上進行的,。
制備線粒體采用組織勻漿懸液介質(zhì)中進行差速離心的方法。在一給定的離心場中(對于所使用的離心機,,就是選用一定的轉(zhuǎn)速),,球形顆粒的沉降速度取決于它的密度、半徑和懸浮介質(zhì)的粘度,。在一均勻懸浮介質(zhì)中離心一定時間內(nèi),,組織勻漿中的各種細(xì)胞器及其它內(nèi)含物由于沉降速度不同將停留在高低不同的位置。依次增加離心力和離心時間,就能夠使這些顆粒按其大小,、輕重分批沉降在離心管底部,,從而分批收集。細(xì)胞器中zui先沉淀的是細(xì)胞核,,其次是線粒體,,其它更輕的細(xì)胞器和大分子可依次在分離。
懸浮介質(zhì)通常用緩沖的蔗糖溶液,,它比較接近細(xì)胞質(zhì)的分散相,,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細(xì)胞器的結(jié)構(gòu)和酶的活性,在pH7.2的條件下,,亞細(xì)胞組分不容易重新聚集,有利于分離,。整個操作過程應(yīng)注意使樣品保持4℃,,避免酶失活。
線粒體的鑒定用詹納斯綠活染法,。詹納斯綠B(Janus green B)是對線粒體專一的活細(xì)胞染料,,毒性很小,屬于堿性染料,,解離后帶正電,,由電性吸引堆積在線粒體膜上。線粒體的細(xì)胞色素氧化酶使該染料保持在氧化狀態(tài)呈現(xiàn)藍綠色從而使線粒體顯色,,而細(xì)胞質(zhì)中的染料被還原成無色,。
(一)、材料
大鼠肝臟
(二),、試劑
1.生理鹽水,。
2.1%詹納斯綠B染液,用生理鹽水配制,。
3.0.25mol/L蔗糖+0.01 mol/L Tris—鹽酸緩沖液(pH7.4):
0.1 mol/L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 10ml
0.1 mol/L鹽酸 8.4ml
加重蒸水到 100ml
加蔗糖到0.25 mol/L,。蔗糖為密度梯度離心用D(+)蔗糖
4.0.34mol/L蔗糖+0.01 mol/L Tris—鹽酸緩沖液(pH7.4)
5.固定液:甲醇—冰醋酸(9:1)
6.姬姆薩染液:Giemsa粉0.5g,甘油33ml,,純甲醇33ml,。先往Giemsa粉中加少量甘油在研缽內(nèi)研磨至無顆粒,再將剩余甘油倒入混勻,,56℃左右保溫2h令其充分溶解,,zui后加甲醇混勻,成為姬姆薩原液,,保存于棕色瓶,。用時吸出少量用1/15mol/L磷酸鹽緩沖液作10~20倍稀釋。
1/15mol/L磷酸鹽緩沖液(pH6.8):
1/15 mol/L KH2PO4 50ml
1/15 mol/L Na2HPO4 50ml
(三)、器材
高速離心機,、解剖刀剪,、小燒杯、冰浴,、漏斗,、尼龍織物、玻璃勻漿器,。
1.制備大鼠肝細(xì)胞勻漿,。實驗前大鼠空腹12h,擊頭處死,,剖腹取肝,,迅速用生理鹽水洗凈血水,用濾紙吸干,。稱取肝組織2g,,剪碎,用預(yù)冷到0~4℃的0.25mol/L緩沖蔗糖溶液洗滌數(shù)次,。然后在0~4℃條件下,,按每克肝加9ml冷的0.25mol/L緩沖蔗糖溶液將肝組織勻漿化,蔗糖溶液應(yīng)分?jǐn)?shù)次添加,,勻漿用雙層尼龍織物過濾備用,。注意盡可能先充分剪碎肝組織,縮短勻漿時間,,整個分離過程不宜過長,,以保持組分生理活性。
2.差速離心,。先將9ml 0.34mol/L緩沖蔗糖溶液放入離心管,,然后沿管壁小心地加入9ml肝勻漿使其覆蓋于上層。用冷凍控溫高速離心機進行差速離心(見圖),。
3.分離物鑒定,。
(1) 細(xì)胞核;取細(xì)胞核沉淀一滴涂片,,用甲醇—冰醋酸液固定15min,,充分吹干,滴姬姆薩染液(原液10~20倍稀釋)染色10min,。自來水沖洗,,吹干,鏡檢,。結(jié)果:細(xì)胞核紫紅色,,上面附著的少量胞質(zhì)為淺藍色碎片,。
(2) 線粒體;取線粒體沉淀涂片(注意勿太濃密),,不待干即滴加1%詹納斯綠B染液染20min,,覆上蓋玻片,鏡檢,。線粒體藍綠色,,呈小棒狀或啞鈴狀。
如果使用不帶冷凍控溫的普通高速離心機操作,,應(yīng)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注意樣品的冷凍,保持其生理活性,。
作 業(yè)
將線粒體沉淀作一涂片,,用姬姆薩染色,檢查是否混雜細(xì)胞核和胞質(zhì)碎片,,估計分離所得線粒體的純度,。根據(jù)你的實際體會,寫出操作注意事項及改進方法,。
思 考 題
1.分離介質(zhì)0.25mol/L及0.34mol/L緩沖蔗糖溶液哪一種在下層?有什么作用?
2.分離出的線粒體立即用詹納斯綠B染色和放置室溫2h后再染色,比較二者著色的差異,。
(一),、材料
玉米黃化幼苗(水稻、高粱等幼苗均可),。
(二),、試劑
1.分離介質(zhì);
0.25 mol/L蔗糖,,50mmol/L的Tris—鹽酸緩沖液(pH7.4),,3 mmo/L EDTA,0.75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
50m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7.4)配法:
50ml 0.1 mol/L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與42ml 0.1 mol/L鹽酸混勻后,,加水稀釋至100ml。
2.保存液:0.3mol/L甘露醇(pH7.4)
3.20%次氯酸鈉(NaClO)溶液,。
4.1%詹納斯綠B染液,,用生理鹽水配制。
(三),、器材
溫箱,、冰箱、紗布,、瓷研缽,、冷凍控溫高速離心機。
從植物細(xì)胞分離線粒體,除了作線粒體功能測定外,,在植物細(xì)胞遺傳工程中,,常用于分離核外基因—線粒體DNA等目的。
分離線粒體的方法仍采用均勻介質(zhì)中的差速離心,。介質(zhì)中0.25 mol/L蔗糖也可以用 0.3mol/L甘露醇代替,。EDTA整合二價陽離子,Ca2+除去后細(xì)胞間粘著解體,,促使組織分散成單個細(xì)胞,。牛血清白蛋白(BSA)能包在細(xì)胞外面,并作為競爭性底物削弱蛋白酶的作用,。
1.玉米種子用20%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0min消毒,,清水沖洗30min,再浸泡清水15h,。將種子平鋪在放有濕紗布的盤內(nèi),,保持濕度,置溫箱28℃于暗處培肓2~3d,。待芽長到1~2cm長時剪下約15g,,放0~4℃1h。
2.加3倍體積分離介質(zhì),,在瓷研缽內(nèi)快速研磨成勻漿,。
3,用多層紗布過濾,,濾液經(jīng)700×g離心10min,。除去核和雜質(zhì)沉淀。
4,,取上清液10 000×g離心10min,,沉淀為線粒體。再同上離心洗滌一次,。
5.沉淀為線粒體,,可存于0.3mol/L甘露醇中。注意以上勻漿化及離心均控制在0~4℃進行,。
線粒體的觀察:取線粒體沉淀涂在清潔的載玻片上,,不待干立即滴加1%詹納斯綠B染色20min,放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線粒體是藍綠色圓形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