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超聲波,是指人耳聽不見的聲波。正常人的聽覺可以聽到20-20000赫茲(HZ)的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波稱為次聲波或亞聲波,超過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2. 超聲波的兩個主要參數(shù)
頻率:F≥20KHz,;
功率密度:p=發(fā)射功率(W)/發(fā)射面積(cm2);通常p≥0.3w/cm2.
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原理是由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出的高頻振蕩信號,,通過換能器轉(zhuǎn)換成高頻機械振蕩而傳播到介質(zhì)--清洗溶劑中,超聲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間的向前輻射,,使液體流動而產(chǎn)生數(shù)以萬計的直徑為50-500μm 的微小氣泡,,存在于液體中的微小氣泡在聲場的作用下振動。這些氣泡在超聲波縱向傳播的負壓區(qū)形成,、生長,,而在正壓區(qū),當(dāng)聲壓達到一定值時,氣泡迅速增大,然后突然閉合,。并在氣泡閉合時產(chǎn)生沖擊波,在其周圍產(chǎn)生上千個大氣壓,破壞不溶性污物而使他們分散于清洗液中,當(dāng)團體粒子被油污裹著而黏附在清洗件表面時,油被乳化,固體粒子及脫離,從而達到清洗件凈化的目的,。在這種被稱之為“空化”效應(yīng)的過程中,氣泡閉合可形成幾百度的高溫和超過1000個氣壓的瞬間高壓,,連續(xù)不斷地產(chǎn)生瞬間高壓就象一連串小“爆炸”不斷地沖擊物件表面,,使物件的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物件表面清洗凈化的目的,。
第二超聲波在液體中傳播,,使液體與清洗槽在超聲波頻率下一起振動,液體與清洗槽振動時有自己固有頻率,,這種振動頻率是聲波頻率,,所以人們就聽到嗡嗡聲。
另外,,在超聲波清洗過程中,,肉眼能看見的泡并不是真空核群泡,而是空氣氣泡,,它對空化作用產(chǎn)生抑制作用降低清洗效率,。只有液體中的空氣氣泡被*拖走,空化作用的真空核群泡才能達到*效果,。
4.超聲波的空化效應(yīng)
在液體中傳播的超聲波能對物體表面的污物進行清洗,,其原理可用“空化”現(xiàn)象來解釋:超聲波振動在液體中傳播的音波壓強達到一個大氣壓時,其功率密度為0.35w/cm2,,這時超聲波的音波壓強峰值就可達到真空或負壓,但實際上無負壓存在,,因此在液體中產(chǎn)生一個很大的力,,將液體分子拉裂成空洞一空化核。此空洞非常接近真空,,它在超聲波壓強反向達到zui大時破裂,,由于破裂而產(chǎn)生的強烈沖擊將物體表面的污物撞擊下來。這種由無數(shù)細小的空化氣泡破裂而產(chǎn)生的沖擊波現(xiàn)象稱為“空化”現(xiàn)象
5.超聲波清洗效果及相關(guān)參數(shù)
a.清洗介質(zhì):
采用超聲波清洗,一般有兩種清洗劑:化學(xué)清洗劑和水基清洗劑,。清洗介質(zhì)是化學(xué)作用,,而超聲波清洗是物理作用,兩種作用相結(jié)合,,以對物體進行充分,、*的清洗。
b.功率密度:
超聲波的功率密度越高,,空化效果越強,,速度越快,清洗效果越好,。單對于精密的,、表面光潔度甚高的物體,采用長時間的高功率密度清洗會對物體表面產(chǎn)生“空化”腐蝕,。
c.超聲波頻率:
超聲波頻率越低,,在液體中產(chǎn)生空化越容易,作用也越強,。頻率高則超聲波方向性強,,適合于精細的物體清洗。
d.一般來說,,超聲波在30°С~40°С時空化效果,。清洗劑則溫度越高,作用越顯著,。
通常實際應(yīng)用超聲波清洗時,,采用30°С~60°С的工作溫度。
“超聲波清洗工藝技術(shù)”是指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對物體表面上的污物進行撞擊,、剝離,,以達到清洗目的。它具有清洗潔凈度高,、清洗速度快等特點,。特別是對盲孔和各種幾何狀物體,*其他清洗手段所無法達到的洗凈效果,。
7.常見的超聲波清洗機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