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貝克曼庫爾特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重組菌株高通量涂布:聲波移液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
重組菌株高通量涂布:聲波移液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
合成生物學是一門基于工程化原理設計、構建和優(yōu)化生物系統(tǒng)的新興交叉學科,。分子克隆是合成生物學的基礎技術,而平板涂布作為分子克隆中的核心步驟,,對確保重組質粒純度和實驗可重復性至關重要,但傳統(tǒng)手工涂布(96樣本/96平板)需90分鐘,,自動化系統(tǒng)(如QPix 460)仍需30分鐘,,通量不足且耗材量大,制約高通量應用,,亟需開發(fā)高吞吐,、低耗材的微型化涂布新技術。
Echo®移液系統(tǒng)采用動態(tài)流體分析(Dynamic Fluid Analysis™,,DFA)和聲學微滴噴射(Acoustic Droplet Ejection,,ADE)的專利技術(U.S.Patent 6,938,995),該技術無需吸頭,,使用非接觸式移液的方式完成nL級體積的菌液至固體培養(yǎng)基的轉移,,極大地提高涂布實驗的效率,,同時降低耗材和硬件成本。
nL級移液,,減小反應體系,,節(jié)約樣品和試劑成本;
無需吸頭等耗材,,更低的耗材成本,;
無液體殘留,更高的移液準確度,,更低的移液CV值,;
非接觸移液,消除交叉污染,;
靈活移液,,可從來源板任意孔移液至目的板任意孔;
快速移液,,3分鐘內完成25nL 384孔板的移液,。
實驗設計-從頭構建質粒與Echo高通量平
采用同源序列引物分別擴增載體PL2214(9330bp)及目的片段C(1443bp)、D(1581bp),、E(1656bp),,通過同源重組構建重組質粒。每組基因設兩個平行(C1/C2,、D1/D2,、E1/E2),以減少實驗誤差,,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將C1/D1/E1菌液進行梯度稀釋(原液、10×,、20×,、50×);C2/D2/E2菌液濃縮10倍后稀釋(原液,、10×,、50×、100×),,共制備24個稀釋樣本,。使用Echo 525將稀釋菌液以25nL/液滴轉移至384孔PP板,每個樣本點樣48個單克隆至含Amp的LB 8格板,。
界面友好,,填空以及鼠標點選的編寫方式;
自帶移液模板,支持多種溶液類型同時移液,;
靈活移液,,支持來源板任意孔到目的板任意孔的移液;
數(shù)據(jù)追蹤,,自動生成移液報告,。
實驗結果:
本應用方案成功建立了基于聲波轉移的高精度菌落陣列構建方法:
針對3種質粒構建體系,分別設置8個梯度稀釋條件,,通過Echo 525非接觸式轉移系統(tǒng)將每個樣品以48個25nL液滴(共計1.2μL/樣品)精準分配至SBS標準8格板,。實驗證實:
原液直接涂布即可獲得有效單克隆,;
10倍濃縮菌液產(chǎn)生的單克隆數(shù)量顯著高于未濃縮組,。

圖2:使用Echo 525做平板涂布,平板上長出的單菌落
菌落PCR驗證結果:
隨機挑選18個單菌落做菌落PCR,,17個擴增出特異性目的條帶(陽性率94.4%),,1個無擴增,所有產(chǎn)物送測序驗證,。

圖3:菌落PCR電泳結果
測序驗證結果:
17個陽性PCR產(chǎn)物經(jīng)測序分析,,均顯示純凈單峰,序列與預期完全匹配,,證實17個菌落均為目標單克隆,,測序結果與菌落PCR檢測結果一致。

圖4:一代測序驗證單克隆
本研究通過菌落PCR和測序驗證了Echo 525涂布系統(tǒng)的單克隆可靠性:
在18個隨機挑選的克隆中,,94.4%(17/18)呈現(xiàn)單一目的條帶和純凈測序峰圖,,證實該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菌落均為單克隆?;诖?,我們建議優(yōu)化工作流程:
直接使用收菌后濃縮10倍的菌液進行Echo涂布,可提升操作效率,;
根據(jù)實際轉化效率,,可適當減少單樣本轉移液滴數(shù)量(當前48滴/樣本)。該方案質粒構建成功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方法,。
結論
Echo 525適配高通量菌株構建實驗體系,,解決平板涂布耗時長、效率低,、耗材使用量大等問題,以構建96個重組質粒的平板涂布為例:
一. 效率提升:

*按照每個樣本轉移12個菌液液滴計算
二. 成本優(yōu)化
耗材節(jié)省
平板用量:Echo525僅需3塊SBS標準板(vs手工96塊板/QPix 12塊8格板)
- 較手工降低97%(96板→3板)
- 較QPix降低75%(12板→3板)
輔助耗材:零吸頭消耗(傳統(tǒng)方法需96個無菌吸頭)
硬件需求節(jié)省
與手工涂布或QPix 460涂布相比,,Echo高通量平板涂布所需的溫控培養(yǎng)箱數(shù)量減少97%或75%,,大大降低了溫控培養(yǎng)箱的硬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