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骨料強度承壓筒生產(chǎn)廠家推薦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技術(shù)/4406928是河北省虹宇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自行研發(fā)的新一代試驗儀器。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用途:1.1本標準適用于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頁巖陶粒和陶砂、天然輕 骨料等多孔輕骨料的檢驗,。
1.2需要烘干的試樣,,應(yīng)在桓溫溫度為105-110℃的烘箱中進行干燥處理。
當試樣置于105-110℃的供箱中烘至恒重時,,相鄰兩次稱量的時間間隔不得小
于3h,。當相鄰兩次稱量值之差不大于該項試驗要求的精度時,則稱為恒重值,。
1.3本標準中三氧化硫含量,、氯鹽含量、粗骨料的鐵分解重量損失,、有機物含量等項試驗所用的試劑應(yīng)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1.4每項試驗應(yīng)用寫相應(yīng)的試驗報告,,試驗報告的內(nèi)容一般應(yīng)包括:
a.試驗項目的名稱,;
h.試驗材料的名稱、品種和產(chǎn)地,;
c.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
d.試驗結(jié)果計算所依據(jù)的公式、試驗結(jié)果的計算及取值,。
e.試驗結(jié)果的評定,;
f.試驗日期和試驗人員等,。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2取樣
2.1從每批產(chǎn)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試樣。
2.2初次抽取的試樣應(yīng)不少于10份,,其總料量應(yīng)多于試驗用料量(見表1)的1倍,。
2.3初取試樣可在下列場合抽取:
a.生產(chǎn)企業(yè)中進行常規(guī)檢驗時,,應(yīng)在通往料倉或料堆的運輸機的整個寬度上,,有
一定的時間間隔內(nèi)抽取,;
b.對均勻料堆進行取樣時,,以每300m2(或500m2)為一批,不足者亦以一批論,。
試樣可從料堆錐體自上到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選10個點抽取。但要注意避免
抽取離析的及面層的材料,;
c.從袋裝料抽取試樣時,,應(yīng)從10袋的不同位置和高度中抽取。
2.4初次抽取的試樣拌合均勻后,,按四分法縮減到試驗所需的用料量(按表1規(guī)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表1 輕滑料各項試驗的試樣用量表
試樣用量(1)
序號 試驗項目 細骨料 粗骨料
Dmax≤20mm Dmax>20mm
1 顆粒級配 2 10 20
2 松散容重 5 30 40
3 粗骨料的筒壓強度 — 5 5
4 粗骨料的吸水率 — 4 4
5 粗骨料的軟化系數(shù) — 10 10
6 粗骨料的顆粒容重 — 4 4
7 粗骨料的抗凍性 — 2 ̄4 4 ̄6
8 粗骨料的堅固性 — 2 4
9 粗骨料的煮沸重量損失 — 2 4
10 粗骨料的鐵分解重量損失 — 2 4
11 三氧化硫含量 1 1 1
12 氯鹽含量 — 2 ̄4 2 ̄4
13 含泥量 — 5 ̄7 5 ̄7
14 燒失量 1 1 1
15 有機物含量 6 3 ̄8 4 ̄10
16 天然輕滑料中異類巖石顆 — 10 ̄20 10 ̄20
粒的含量
17 粗骨料的粒型系數(shù) — 2 2
18 粗骨料的強度標號 — 20 20
3 顆粒級配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1 試驗?zāi)康?
用篩分法測定輕骨料的顆粒級配。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和配合比設(shè)計之用,。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2 儀器設(shè)備
a. 烘箱,;
b. 臺秤:稱量粗骨料用10kg臺秤(感量為5g);稱量細骨料用1kg的托盤天平(感
量為1g),;
c. 篩子:篩分粗骨料用的篩子規(guī)格如下:圓孔篩,,篩孔直徑為40.0,30.0,20.0,15.0
10.0和5.00mm共計六種,并附有篩底和篩蓋,;篩分細骨料的篩子規(guī)格為10.0,5.00,2.50,
1.25, 0.63,0.315,0.160mm共計七種,,并附有篩底和篩蓋。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3 試驗步驟
3.3.1 取粗骨料101(骨料zui大粒徑小于或等于20mm),,或201(骨料zui大粒徑大于
20mm時),,細骨料21,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取烘干試樣,,分成二等份,分別稱取試樣
重量,。
篩子按孔徑從大到小順序疊置,,孔徑zui小者置于zui大層,附上篩底,將一份試樣
倒入zui上層篩里,,上加篩蓋,,順序過篩。
3.3.2 細骨料的篩分可用振動搖篩機振動過篩30min,,取下,再用手篩,,直至每分種
通過zui小于篩分量的1%時即可,。如用手篩時,則篩至每分種通過量小于篩分的1%
時即可,,稱取每號篩的篩余量,。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4 結(jié)果計算
3.4.1 粗骨料的zui大料徑——以累計篩余重量百分率小于10%的該號篩孔尺寸定為粗
骨料的zui大粒徑。
3.4.2 計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即每號篩上的篩余重量對試樣重量的百分率,,計算
至0.1%,。
3.4.3 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即每號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加上該號篩以上各號篩
余百分率之和,計算至0.1%,。
3.4.4 細骨料的細度模數(shù)按下式計算:
(A2+A3+A4+A5+A6)-1
Mx=────────────── …………………… (1)
100-A1
式中:Mx──細度模數(shù),,計算至0.1;
A1,、A2……A6──分別為5.00,,2.50………0.160mm孔徑篩上的累計篩余百分率。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5 結(jié)果評定
取兩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篩分后,,如每號篩上的篩余重量與底盤上的篩余量
之和同原試樣重量相差超過1%時,須重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3.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4 松散容重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4.1 試驗?zāi)康?
測定輕骨料在自然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重量,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計算空隙率
和配合比設(shè)計之用,。
4.2 儀器設(shè)備
a.地秤:zui大稱量50公斤(感量為50g);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5公斤(感量為2g),;
c.容重筒:金屬制,,其內(nèi)部尺寸可根據(jù)容積大小取直徑與高度相等。容積為101,、
51,、11。粗骨料zui大粒徑大于20mm時,,用101的容重筒,;粗骨料zui大粒徑小于或等于
20mm時,用51的容重筒。細骨料用11的容重筒,;
d.烘箱,;
e.取樣勺或鐵鏟等。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4.3 試驗步驟
取粗骨料30 ̄401或細骨料51,,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重,。分成三份,備用,。
用取樣勺或小鐵鏟將試樣從離容器口上方5cm處均勻倒入,,讓試樣自然落下,不得
碰撞容器,,裝滿后使容器口上部試親成錐體,,然后用直尺沿容器邊緣從中心向兩邊刮
平,表面凹陷處用較小的骨料填平后,,稱重,。
4.4 結(jié)果計算
松散容重按下式計算:
(g-g1)×1000
γs=──────── ……………………………… (2)
V
式中:γs──松重容重(kg/m3),計算至10kg/m3,;
g──試樣和容重筒的重量(kg);
g1──容重筒的重量(kg),;
V──容重筒的容積(l)。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4.5結(jié)果評定
取3次試驗的算術(shù)平均值,,如其中的zui大值與zui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5%時,,
須重做。
4.6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5粗骨料的筒壓強度
5.1試驗?zāi)康?
用承壓筒法(或稱圓筒壓碎法)測定粗骨料顆粒的平均相對強度指標,,作為
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5.2儀器設(shè)備
a.承壓筒:由圓柱形筒體(另帶筒底),、沖壓模和導(dǎo)向筒三部分組成(見圖1),;
筒體可用無縫鋼管制作,有足夠剛度,,筒體內(nèi)表面和沖壓模底面須經(jīng)滲碳處理,。筒
底可拆卸,并裝有把手,。沖壓摸外表面有刻度線,,以控制裝料高度和壓人深度。導(dǎo)
向筒用以導(dǎo)向和防止偏心,;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b.壓力機:根據(jù)筒壓強度的大小選擇合適噸位的壓力機,測定值的大小宜位于所選
壓力機表盤讀數(shù)的20%~80%范圍內(nèi),;
c.托盤天平:zui大稱量5kg(感量為2g):
d.烘箱,。
5.3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5.3.1篩取10-20mm粒級(粉煤灰陶粒允許采用10 ̄15mm的粒徑)的試樣51,其中
10-15mm粒徑的體積含量應(yīng)占50%-70%,。
5.3.2用承壓筒(帶筒底)裝試樣,,分別測定3次松散料重,取其算術(shù)平均值,。對天
然輕骨科,取測得的平均松散料重值乘以1.15的填充系數(shù)作為試樣量,;對其他輕骨料,
則乘以1.10的填充系數(shù)作為試樣量,。
5.3.3 按上述試樣量稱取試樣,,裝入承壓筒,,先用木錘沿筒壁四周輕敲數(shù)次,然后
裝上導(dǎo)向筒和沖壓模,,檢查沖壓模的下刻度線是否與導(dǎo)向筒的上緣重合,,如不重合,,
再輕敲筒壁四周直至*重合為止,。
把承壓筒放在壓力機的下壓板上,,以每秒約30 ̄50kg的速度勻速加荷,。當沖壓模壓
入深度為20mm時,,記下壓力值,。
5.4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粗骨料的筒壓強度按下式計算:
P
Rt=─ ………………………… (3)
F
式中:Rt──粗骨料的筒壓強度(kgf/cm2),,計算至lkgf/cm2;
P──壓人深度為20mm時的壓力值(kgf):
F──承壓成積(即沖壓模面積F=100cm2),。
5,。5結(jié)果評定
粗骨料的筒壓強度以3次試驗結(jié)果為一組,取其算術(shù)平均值,。若3次試驗結(jié)果中
zui大值與zui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5%時,,須重做。
5.6試驗報告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6粗骨料的吸水率
6.1試驗?zāi)康?nbsp;
測定干燥狀態(tài)粗骨料的吸水率,,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和確定混凝土拌合物附加
水量之用。
6.2儀器設(shè)備
a.托盤天平:zui大稱量1kg(感量為1g):
b.烘箱:
c.篩子:篩孔為5.00mm的篩子,;
d.容器,、瓷盤及毛巾等。
6.3試驗步驟
6.3.1取試樣41,,用篩孔為5.00mm的篩子過篩,,取篩余物烘至桓重,備用,。
6.3.2把試樣拌合均勻,,分成三等份,稱取每份重量,,然后放人盛水的容器中,。
如有顆粒漂浮于水上,必須設(shè)法將其壓入水中,。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試樣浸水1h后,,將試樣倒人5.00mm的篩子中,濾水1~2min,,然后倒在擰干的
濕毛巾上,,用手抓住毛巾兩端,使其成槽形,,讓骨料在毛巾上往返滾動四次后,,將
骨料倒入瓷盤里,打干毛巾,,再重復(fù)上述步驟1次,。然后稱重。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6.4粗骨料的1h吸水率按下式計算:
g1-g
Wc=─── ×100 ………………………… (4)
g
式中:Wc──粗骨料的1h吸水率(%),,計算至0.1%,;
g1──浸水試樣重量(g),;
g──烘干試樣重量(g)。
6.5 結(jié)果評定
?。炒卧囼灥乃阈g(shù)平均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
6.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1條。
7粗骨料的軟化系數(shù)
7.1試驗?zāi)康?nbsp;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軟化系數(shù)系粗骨料浸水1h的筒壓強度與干燥狀態(tài)下的筒壓強度的比值,。作為評定
粗骨料軟化程度和生燒程度的質(zhì)量檢驗之用,。
7.2儀器設(shè)備
與結(jié)5章及第6章所需設(shè)備相同。
7.3試驗步驟
7.3.1篩取10-20mm粒級的試樣101(粒級要求與第5.3.1款相同),,烘至恒重,。
7.3.2按第5.3.2款求得試樣量后,稱取3份試樣分別置于容器中浸水1h,,然后按
第6.3.2款要求制備試樣,。
7.3.3按第5.3.3款分別測定烘干試樣和浸水試樣的筒壓強度值。
7.4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粗骨料的軟化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
R't
K=─── ………………………… (5)
Rt
式中:K──租骨科的軟化系數(shù),;計算至0.l,;
R't──浸水1h的粗骨料筒壓強度值(kgf/cm2);
Rt──干燥狀態(tài)下粗骨料的筒壓強度值(kgf/cm2 ),。
7.5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浸水試樣和干燥試樣的筒壓強度值的試驗結(jié)果的計算和評定方法與第5.4,、
5.5條同。軟化系數(shù)取3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7.6試驗報告
按本標推總則第1.4條,。
8粗骨料的顆粒容重
8.1試驗?zāi)康?
測定粗骨料顆粒單位體積(包括顆粒內(nèi)部孔隙)的干燥重量,作為評定粗骨料
質(zhì)量,、計算空隙率和設(shè)計混凝土配合比之用。
8.2.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1kg(感量為lg),;
c.量簡:容積為1000ml或500ml,;
d.瓷盤:尺寸為40X30cm左右;
e.取樣勺和毛巾,。
8.3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8.3.1取試樣4l,,;用篩孔為5.00mm的篩子過篩,,取篩余物烘至恒重,,備用。
8.3.2把試樣拌勻后,,稱取300 ̄500g,,放入量筒中浸水1h,然后取出,,按第6.3.2 街葡螎
款的辦法制備試樣*,。
8.3.3將試樣例入1000ml的量筒里,,再注入500ml清水。如有試樣漂浮水上,,可用
已知體積(V1)的圓形金屬板壓入水中,,讀出量筒的水位(V)。
8.4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粗骨料的顆粒容重按下式計算:
g×1000
γk=────── × ……………………………… (6)
V-V1-500
式中:γk一一粗骨料顆粒容重(kg/m3),,計算至10kg/m3,;
g——試樣重量(g);
V1一一圓形金屬板的體積(ml),;
V——倒入試樣和放人壓板后量筒的水位(ml ),。
8.5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取3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8.6試驗報告
按本標堆總則第1.4條,。
9空隙率
9.1在測定粗骨料松散容重和顆粒容重的基礎(chǔ)上,,通過計算,確定輕骨料在自然
堆積狀態(tài)下顆粒間的空隙大小,,作為評定粗骨料級配和設(shè)計混凝土配合比之用,。
9.2粗骨料空隙率按下式計算:
γS
P=(1-──) × ……………………………… (7)
γK
式中:P——空隙率(%),計算至1%,;
γS——粗骨料的松散容重(kg/m3),;
γK——粗骨料的顆粒容重(ks/m3)。
10粗骨料的抗凍性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10.1試驗?zāi)康?
測定粗骨料抵抗反復(fù)凍融作用的能力,,作為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10.2儀器設(shè)備
a.冰箱:zui低溫度為一25℃;
b.烘箱,;
c.水槽:水溫為20±5℃,;
d.篩子:粗骨料用篩子一套;
e.托盤天平:zui大稱量lkg(感量為lg),;
f.帶蓋帶孔容器(或尼龍窗紗布),。
10.3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當粗骨料的zui大粒徑小于或等于20mm時,取試樣2-4l,;當粗骨料的zui大粒
徑大于20mm時,,取試樣4-6l。根據(jù)被試驗粒組的大小,,用相應(yīng)的zui大和zui小篩
孔的篩子過篩,,取zui小篩子上的篩余料。洗凈骨料顆粒表面粘附的碎屑和粉塵,,
烘至恒重后分成3份,,備用。
稱取試樣重量后,,將3份試樣分別裝入有蓋帶孔的容器中(或用尼龍窗紗包
扎亦可),,放入水中浸泡48h后取出,,稍停放,待附眷水濾干后,,放入溫度為-15 ̄
-20℃的冰箱內(nèi)冷凍3h后取出,,再放入水溫為20±5℃的水中融化1h。如此反復(fù)凍
融,,經(jīng)過15次凍融循環(huán)后再烘至恒重,。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用與被試驗粒級相應(yīng)的zui小篩孔的篩子過篩,篩去凍損部分后,,取篩余物稱重量,。
10.4結(jié)果計算
10.4.1采用單一粒級試驗時,粗骨料的凍融重量損失按下式計算:
g1-g2
Q'd=──── ×100 …………………………(8)
g1
式中:Q'd一一凍融后試樣的重量損失(%),,計算至0.1%,;
g1——凍融前試樣的干燥重量(g)
g2——凍融后試祥的篩余干燥重量(g)。
10.4.2采用混合級配試驗時,,應(yīng)按第10.3條的試驗步驟分別測定其各單一粒級
的凍融重量損失,,然后按下式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n g1-g2
Qd=Σ(────)i×Xi ………………………… (9)
i=1 g1
式中:Qd──混合級配的粗骨料凍融后總重量損失(%),計算至0.1%,;
g1-g2
(────)i一一某一試驗粒級凍融后的重量損失(%),;
g1
Xi——相應(yīng)的被試驗粒級在混合級配中的重量百分率;
n一一粒級的數(shù)量,。
10.5結(jié)果評定
取3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0.6試驗報告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1粗骨料的堅固性
11.1試驗?zāi)康?
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法間接地檢驗粗骨料的堅固性,,作為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11.2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2kg(感量為lg),;
c.搪瓷盆或瓷缸:容積不小于50l,;
d.帶蓋三腳網(wǎng)籃:用銅絲網(wǎng)制成,其外徑為100mm,,高為150mm,銅絲網(wǎng)的孔徑不
大于2.5mm,。
11.3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1.3.1硫酸鈉溶液的制備
取一定量的蒸餾水,,加溫至30 ̄50℃,每1000ml蒸餾水加入無水硫酸鈉300 ̄350g
或含10個結(jié)晶水的硫酸鈉700 ̄1000g,。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溶解并飽和,,然后冷卻至
25 ̄35℃,并在此溫度下靜置兩晝液,,其比重應(yīng)保持在1.151 ̄1.174范圍內(nèi),。
11.3.2 試樣制備
取被試驗粒級的骨料2 ̄4l,,用相應(yīng)的zui大和zui小孔的篩子過篩,取zui小篩子上的
篩余物,,洗凈顆粒表面粘附的碎屑和粉塵,。烘至恒重,分成2份,,備用,。
11.3.3 把試樣稱重,然后裝入三腳網(wǎng)籃并浸入盛有硫酸鈉溶液的容器中,。溶液的體
積應(yīng)不小于試樣體積的5倍,,其溫度應(yīng)保持在25 ̄35℃的范圍內(nèi)。三腳網(wǎng)籃浸入溶液
時應(yīng)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試中的氣泡,,然后靜置于容器中。網(wǎng)籃底面應(yīng)距容器底
面約3cm(由網(wǎng)籃腳高來控制),,網(wǎng)籃之間距不小于3cm,,液面至少高于試樣表面3cm。
浸泡24h后,,從溶液中提出網(wǎng)籃,,放在烘箱中烘4h,至此為一個循環(huán),,待試樣冷
卻至25 ̄35℃后,,再開始下一個循環(huán),從第二次循環(huán)開始,,浸泡時間為4h,,如此反復(fù)
共經(jīng)五個循環(huán)。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0.4.1采用單一粒級試驗時,,粗骨料的凍融重量損失按下式計算:
g1-g2
Q'd=──── ×100 …………………………(8)
g1
式中:Q'd一一凍融后試樣的重量損失(%),,計算至0.1%;
g1——凍融前試樣的干燥重量(g)
g2——凍融后試祥的篩余干燥重量(g),。
10.4.2采用混合級配試驗時,,應(yīng)按第10.3條的試驗步驟分別測定其各單一粒級
的凍融重量損失,然后按下式計算:
n g1-g2
Qd=Σ(────)i×Xi ………………………… (9)
i=1 g1
式中:Qd──混合級配的粗骨料凍融后總重量損失(%),,計算至0.1%,;
g1-g2
(────)i一一某一試驗粒級凍融后的重量損失(%);
g1
Xi——相應(yīng)的被試驗粒級在混合級配中的重量百分率,;
n一一粒級的數(shù)量,。
10.5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取3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0.6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1粗骨料的堅固性
11.1試驗?zāi)康?
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法間接地檢驗粗骨料的堅固性,,作為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11.2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2kg(感量為lg),;
c.搪瓷盆或瓷缸:容積不小于50l,;
d.帶蓋三腳網(wǎng)籃:用銅絲網(wǎng)制成,其外徑為100mm,,高為150mm,,銅絲網(wǎng)的孔徑不
大于2.5mm。
11.3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1.3.1硫酸鈉溶液的制備
取一定量的蒸餾水,,加溫至30 ̄50℃,,每1000ml蒸餾水加入無水硫酸鈉300 ̄350g
或含10個結(jié)晶水的硫酸鈉700 ̄1000g。用玻璃棒攪拌使其溶解并飽和,,然后冷卻至
25 ̄35℃,,并在此溫度下靜置兩晝液,其比重應(yīng)保持在1.151 ̄1.174范圍內(nèi),。
11.3.2 試樣制備
取被試驗粒級的骨料2 ̄4l,,用相應(yīng)的zui大和zui小孔的篩子過篩,取zui小篩子上的
篩余物,,洗凈顆粒表面粘附的碎屑和粉塵,。烘至恒重,分成2份,,備用,。
11.3.3 把試樣稱重,然后裝入三腳網(wǎng)籃并浸入盛有硫酸鈉溶液的容器中,。溶液的體
積應(yīng)不小于試樣體積的5倍,,其溫度應(yīng)保持在25 ̄35℃的范圍內(nèi)。三腳網(wǎng)籃浸入溶液
時應(yīng)先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試中的氣泡,,然后靜置于容器中。網(wǎng)籃底面應(yīng)距容器底
面約3cm(由網(wǎng)籃腳高來控制),,網(wǎng)籃之間距不小于3cm,,液面至少高于試樣表面3cm。
浸泡24h后,,從溶液中提出網(wǎng)籃,,放在烘箱中烘4h,至此為一個循環(huán),,待試樣冷
卻至25 ̄35℃后,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將試樣置于60℃的熱水中涮洗數(shù)次后浸泡1h(浸泡過程中,水溫不低于25℃),。
其熱水體積不應(yīng)小于10倍試樣體積,。職此浸泡5次后,將試樣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重,,
然后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后,用孔徑為試樣粒級下限的篩子過篩,,稱取篩余試樣重
量,。
11.4 結(jié)果計算
11.4.1 采用單一粒級試驗時,粗骨料重損失按下式計算:
g1-g2
Qj=──── ×100 …………………………(10)
g1
式中:Qj──試樣重量損失(%),,計算至1%,;
g1──試驗前的試樣干燥重量(g);
g2──試驗后篩余試樣的干燥重量(g),。
11.4.2 采用混合級配試驗時,,粗骨料總重量損失百分率參照公式(9)計算。
11.5 結(jié)果評定
?。泊卧囼灲Y(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1.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2 粗骨料的煮沸重量損失
12.1 試驗?zāi)康?nbsp;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用煮沸法檢驗粗骨料中生石灰等易分解物質(zhì)對其安定性的影響,,作為評定粗骨料
質(zhì)量之用,。
12.2 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1kg(感量為1g),;
c.粗骨料用篩子一套,;
d.帶蓋帶孔容器,可用孔徑不大于2.50mm的金屬網(wǎng)自制,;
e.電爐,。
12.3 試驗步驟
12.3.1 試樣制備:與粗骨料的堅固性相同。
12.3.2 將試樣裝入帶孔容器里,,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浸泡48h后,,再將盛水容器與裝
有試樣的帶孔容器一起放在電爐上加熱至沸,煮沸4h(容器中的水平面應(yīng)比帶孔容器
中的試樣高出20mm以上),。拿出帶孔容器,,并烘至恒重。取出骨料,,用孔徑為試樣粒
級下限的篩子過篩,,并稱取篩余試樣重量。
12.4 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2.4.1 用單一粒級試驗時,,粗骨料煮沸重量損失按下式計算:
g1-g2
Qf=──── ×100 …………………………(11)
g1
式中:Qf──粗骨料煮沸重量損失(%),,計算至1%,;
g1──試驗前的試樣干燥重量(g);
g2──試驗后篩余試樣的干燥重量(g),。
12.4.2 用混合級配試驗時,,粗骨料總重量損失百分率參照公式(9)計算。
12.5 結(jié)果評定
?。泊卧囼灲Y(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2.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3 粗骨料的鐵分角重量損失
13.1 試驗?zāi)康?
測定粗骨料中含鐵物質(zhì)分解時對粗骨料的破壞程度,,以檢驗其對安定性的影響,,
作為評定粗骨料耐久性之用。
13.2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1kg(感量為1g),;
c.帶蓋帶孔容器;
d.粗骨料用篩子一套,。
13.3 試驗步驟
13.3.1 試樣制備:與粗骨料堅固性相同,。
13.3.2 試樣稱重后裝入帶孔容器,放入盛有蒸餾水的容器中浸泡30天,,水面應(yīng)高出
試樣至少2 ̄3cm,。
浸泡30天后,取出容器,,并烘至恒重,。用孔徑為試樣粒級下限的篩子過篩,稱取
篩余試樣重量,。
13.4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結(jié)果計算
13.4.1 用單一料級試驗時,,粗骨料的鐵份解重量損失按下式計算:
g1-g2
Qt=──── ×100 …………………………(11)
g1
式中:Qt──粗骨料的鐵分解重量損失(%),計算至1%,;
g1──試驗前的試樣干燥重量(g),;
g2──試驗后篩余試樣的干燥重量(g)。
13.4.2 用混合級配試驗時,,粗骨料的鐵分解總重量損失百分率參照公式(9)計算,。
13.5 結(jié)果評定
取2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3.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4 三氧化硫含量
14.1 試驗?zāi)康?
測定輕骨料中硫酸鹽含量(按三氧化硫百分含量計),,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之用。
14.2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儀器設(shè)備及試劑
a.烘箱,;
b.高溫爐:zui高溫度1000 ̄1200℃,;
c.分析天平:zui大稱量100g(感量為0.1mg);
d.干燥器,、瓷坩堝,、燒杯,、瓷研缽等;
e.試劑:配制方法見本章第14.3.1款,。
14.3 試驗步驟
14.3.1 試劑的配制
a.氨水(1∶1):將濃氨水與等體積水混合,;
b.鹽酸(1∶1):將濃鹽酸與同體積的水混合;
c.10%氯化鋇溶液:將10g氯化鋇溶于100ml水中,。若溶液渾濁需過濾后使用;
d.1%硝酸銀溶液:將1g硝酸銀溶于100ml水中,,加入5 ̄10ml硝酸,,貯存于棕色瓶中;
e.0.2%甲基紅指示劑溶液:將0.2g甲基紅溶于100ml的95%乙醇中,。
14.3.2 試樣制備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取烘干試樣1l,,破碎成zui大粒徑為2.5mm的顆粒*,用四分法縮分至100g,。仔細拌
勻后再用四分法縮分至20 ̄25g,。把試樣用瓷研缽研磨成粉末,使其全部通過4900孔
篩,,置烘箱中烘干2h,,然后放入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備用,。
14.3.3 用分析天平稱取1g試樣,放入300ml的燒杯中,,加入20 ̄30ml蒸餾水及10ml的
鹽酸(1∶1)中,,然后將燒杯放在電爐上煮沸,使試樣充分分解,,再用蒸餾水稀釋至
約150ml,。
將溶液加熱至沸,取下,,加入2 ̄3滴0.2%甲基紅指示劑溶液,,在攪拌下滴加氨水
(1∶1),至溶液呈黃色,,過量滴加1 ̄2滴,,再稍加煮沸,取下靜置片刻,,以快速濾
紙過濾,,用中性熱0.1%硝酸銨溶液充分洗滌至氯根反應(yīng)消失為止(用硝酸銀溶液檢
驗)。濾液及洗滌液收集于400ml的燒杯中,。
在上述溶液中滴加鹽酸(1∶1)至溶液呈紅色,,并過量2ml,,加熱濃縮至約150 ̄
200ml。在煮沸攪拌下滴加10ml 10%氯化鋇溶液,,再煮沸數(shù)分鐘,,移至溫?zé)崽庫o置2h
或放置過夜。然后用慢速定量濾紙過濾,,并用水洗滌至氯根反應(yīng)消失為止(用硝酸銀
溶液檢驗),。將沉淀物和濾紙一并放入已灼燒恒重的瓷坩堝中,置電爐上灰化后,,在
800℃高溫爐內(nèi)灼燒30min,。取出坩堝,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如此反復(fù)灼
燒至恒重。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4.4 結(jié)果計算
三氧化硫含量按下式計算:
g1×0.343
Ml=────── ×100 …………………………(13)
g
式中:Ml──硫酸鹽按三氧化硫(SO3)的含量(%)計,,計算至0.01%,;
g1──灼燒后沉淀物的重量(g);
g──試樣重量(g),;
0.343──硫酸鋇折算為三氧化硫的換算系數(shù),。
14.5 取2次試驗的算術(shù)平均值。若2次試驗結(jié)果之差大于0.15%時,,則須重做,。
14.6 試驗報告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5 氯鹽含量
15.1 試驗?zāi)康?
測定粗骨料中的氯鹽含量,,作為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15.2 儀器設(shè)備及試劑
a.帶塞廣口瓶:容積為1l;
b.稱液管:容量為50ml,;
c.滴定管:10ml或25ml,;
d.三角瓶:容積為300ml;
e.托角天平:zui大稱量2kg(感量為1g),;
f.烘箱,;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g.容量瓶:容積為500ml;
h.試劑:配制及標定方法見第15.3.1款,。
15.3 試驗步驟
15.3.1 試劑的配制和標定方法
a.5%鉻酸鉀指示劑溶液:將5g鉻酸鉀溶于100ml的水中,。
b.0.01N氯化鈉標準溶液:準確稱取預(yù)先在400 ̄500℃灼燒30min并冷卻后的
氯化鈉(基準試劑)0.1461g置于250ml燒杯中,加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c.0.01N硝酸銀標準溶液:稱取1.7g硝酸銀,,用水溶解后稀釋至1l,,混勻貯
存于棕色瓶中。用氯化鈉標準溶液標定其濃度,。因硝酸銀易受光的影響而分解,,
一般每月至少標定1次。
標定方法:用稱液管吸取氯化鈉標準溶液25ml,,放入干燥的300ml三角瓶中,。加
水50ml(用移液管加),再加入1ml 5%鉻酸鉀指示劑溶液,,在強烈振蕩下,,用硝
酸銀標準溶液滴定至出現(xiàn)磚紅色即為終點。記下消耗的硝酸銀標準溶液的毫升數(shù)
(V),。
空白試驗方法:用移液管準確吸取50ml水放入干燥的300ml三角瓶中,加入1ml
5%鉻酸鉀指示劑溶液,,在強烈振蕩下,,用0.01N銷酸銀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磚
紅色即為終點。記下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毫升數(shù)(V2),。
硝酸銀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N)按下式計算:
N1·V1
N=──── ……………………………………(14)
V-V2
式中:N1──氯化鈉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
V1──吸取氯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 ──滴定時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2──空白試驗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15.3.2 取試樣2 ̄4l,先烘至恒重,,經(jīng)四分法后,,稱取500g,裝入經(jīng)烘干的廣口瓶里,。
用容量瓶量取500ml水,,注入廣口瓶內(nèi),加上蓋子,,搖動1次后,,放置2h。在放置
過程中,,6h以后,,每隔5min搖動1次。共搖動3次,,使氯化物溶出,。
將廣口瓶內(nèi)上部的澄清溶液用干燥濾紙過濾于干燥的燒杯中,然后用移液管吸取
50ml濾液,,注入三角瓶內(nèi),,加入1ml5%鉻酸鉀指示劑溶液,,在強烈振蕩下,用0.01N
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至出現(xiàn)磚紅色即為終點,。記下消耗的硝酸銀溶液的毫升數(shù)(V2),。
15.3.3 空白試驗:與第15.3.1款方法同,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毫升數(shù)為V1,。
15.4 結(jié)果計算
氯鹽含量按下式計算:
N(V2-V1)×0.0355×10
Q1=──────────── ×100 …………………… (15)
g
_
式中:Q1──氯鹽(按Cl 計)的含量(%),,計算至0.01%;
N──硝酸銀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
V2──滴定時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V1──空白試驗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體積(ml);
g──試樣重量(g),;
0.0355──氯的毫克當量,。
15.5 結(jié)果評定
取2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5.6 試驗報告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6 粗骨料的含泥量
16.1 試驗?zāi)康?
用淘洗法和虹吸管法測定粗骨料中小于0.08mm的塵屑和粘土含量,作為評定粗骨
料質(zhì)量之用,。
16.2 儀器設(shè)備
a.托盤天閏:zui大稱量2kg(感量為1g),;
b.烘箱;
c.瓷盆,、瓷盤,、篩子等;
d.篩子:篩孔尺寸為10.0,1.25和0.08mm的篩子,;
e.虹吸管,。
16.3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試驗步驟
16.3.1 量取試樣5 ̄7l(注意防止細粉丟失),烘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備用。
16.3.2 淘洗法:稱取試樣1000 ̄2000g裝入瓷盆里,,加水至半滿,,靜置12h,然后
攪拌5min,,使塵屑和粘土與骨料顆粒分離于水中,。將10.0,1.25和0.08mm的篩子疊
置(10.0mm篩子放置上面),,先用水濕潤,,然后將試樣和水一起倒入套篩上,濾去
小于0.08mm的顆粒。用水流沖洗篩上(從zui大篩孔的篩子開始)骨料,,直至篩上剩
余物中看不見有泥土,,以及沖洗后的水變清徹為止。zui后將0.08mm篩放在水中(使
水面略高出篩內(nèi)顆粒)來回搖動,,以充分洗去小于0.08mm的塵屑,。將三個篩上的篩
余物,從zui小號篩開始一并倒入瓷盤,,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卻至室溫后,,
稱取試樣重量,。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6.3.3 虹吸管法
稱取試樣1000 ̄2000g裝入瓷盆里,倒入清水,,使水面高出粗骨料面層200mm左
右,,用力充分攪拌后,靜置2min,,如有漂浮水面的顆粒,,可用尼龍窗紗罩分隔,把
漂浮水上的顆粒輕輕壓下,,然后用虹吸管將濁水吸出,吸出時,,吸管端部離粗骨料
面層約30mm,。吸至余下的水面距粗骨料面層30mm時,停止吸水,,重新注入清水,。反復(fù)
上述攪拌、吸水的步驟,,直至水變清徹為止,。zui后將水全部吸出,把試樣倒入瓷盤,,
烘至恒重,,稱重。
16.4 結(jié)果計算
粗骨料的含泥量按下式計算:
g1-g2
Qn=──── ×100 …………………………(16)
g1
式中:Qn──粗骨料的含泥量(%),,計算至1%,;
g1──試驗前試樣的干燥重量(g);
g2──試驗后試樣的干燥重量(g),。
16.5 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取2次試驗結(jié)果和算術(shù)平均值,,如2次試驗值的差值大于0.2%,,須重做,。
16.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7 燒失量
17.1 試驗?zāi)康?
測定輕骨料在高溫下可燃及易揮發(fā)物質(zhì)灼燒失去的重量,,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
之用,。
17.2 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高溫爐:zui高溫度1000 ̄1200,;
c.托盤天平:zui大稱量2kg(感量為1g),;
d.分析天平:zui大稱量100g(感量為0.1mg);
e.干燥器,、瓷坩堝,、瓷研缽等。
17.3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試驗步驟
17.3.1 試樣制備方法同第14.3.2款,。
17.3.2 稱取1g試樣,,置于已灼燒至恒重的瓷坩堝中,放在高溫爐內(nèi)從低溫開始逐漸
升高溫度,,在950℃下灼燒45min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重,。再灼燒20min
取出,,冷卻后稱重。2次冷卻后稱重誤差小于0.02%,,即為恒重。
17.4 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的燒失量,,按下式計算:
g1-g2
Qs=──── ×100 …………………………(17)
g1
式中:Qs──輕骨料的燒失量(%),,計算至1%,;
g1──灼燒前試樣的干燥重量(g);
g2──灼燒后試樣的干燥重量(g),。
17.5 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取2次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若2次試驗結(jié)果之差大于0.20%時,,須重做。
17.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8 有機物含量
18.1 試驗?zāi)康?
用比色法測定輕骨料中的有機物含量,作為評定輕骨料質(zhì)量之用。
18.2 儀器設(shè)備及試劑
a.托盤天平:zui大稱量1kg(感量為0.5g),;
b.工業(yè)分析天平:zui大稱量100g(感量為0.01g),;
c.量筒:容積為10、100ml和250及500ml具塞量筒,;
d.篩子:篩孔為5.00mm和20.0mm篩子,;
e.燒杯、玻璃棒等,;
f.試劑: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與蒸餾水之重量比為3∶97),、鞣酸、乙醇等,。
18.3 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8.3.1 量取試要量如下:輕砂為6l;粗骨料zui大粒徑小于或等于20mm時為3 ̄8l,;粗
骨料zui大粒徑大于20mm時為4 ̄10l,。輕砂用5.00mm的篩子,粗骨料用20.0mm的篩子過
篩,。取篩下料,,用四分法縮分,輕砂取約500g,,粗骨料取約1kg,。風(fēng)干后備用。
18.3.2 按下述步驟制備浸泡試樣溶液,。
18.3.2.1 向250ml具塞量筒中倒入輕砂試樣至103ml刻度處,,再注入濃度為3的%
氫氧化鈉溶液,至200ml處,,劇烈搖動后靜置24h,。
18.3.2.2 向500ml具塞量筒中倒入粗骨料試樣300ml處,,再注入濃度為3%的氫氧化
鈉溶液,,至400ml處,劇烈搖動后靜置24h,。
18.3.3 比較試樣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標準溶液的顏色,,盛標準溶液與盛試樣的量筒溶
積應(yīng)致。
18.4 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18.4.1 若試樣上部的溶液顏色比標準溶液的顏色淺,,則試樣的有機質(zhì)含量鑒定合格,。
18.4.2 如兩種溶液的顏色接近,則應(yīng)將試樣和溶液倒入燒杯中,,放在溫度為60 ̄70℃
的水浴鍋中加熱2 ̄3h,,然后再與標準液比色。
18.4.3 如溶液的顏色深于標準溶液的顏色,則應(yīng)按下法作進一步檢驗:取試樣一份,,
用3%氫氧化鈉溶液洗除有機雜質(zhì),,再用清水淘洗干凈,直至試樣用比色法檢驗時,,
溶液的顏色淺于標準色,。然后,用經(jīng)淘洗和未經(jīng)淘洗的試樣分別以相同的配合比配成
和易性基本相同的輕骨料混凝土或輕砂少漿,,測定其7天和28天的抗壓強度,。如未
經(jīng)淘洗的試樣制成的混凝土強度或砂漿強度不低于經(jīng)淘洗后的試樣制成的混凝土強度或
砂漿強度的95%時,則此骨料可以采用,。
注:標準溶液的配制方法:取2g鞣酸粉溶解于98ml的10%乙醇溶液中,,即得濃度
為2%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該溶液10ml,,注入390ml濃度為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
塞后劇烈搖動,靜置24h即得標準溶液,。
18.5 試驗報告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19 天然輕骨料中異類巖石顆粒的含量
19.1 試驗?zāi)康?
測定天然輕骨料中異類巖石顆粒的含量,作為評定天然輕滑料質(zhì)量之用,。
19.2 儀器設(shè)備
a.烘箱,;
b.托盤天平:zui大稱量5kg(感量為2g);
c.篩子:篩孔為5.00mm,;
d.放大鏡:放大倍數(shù)為5 ̄10倍,。
19.3 試驗步驟
19.3.1 取試樣約10 ̄20l,稱取3 ̄5kg,,篩去小于5mm的顆粒后,,用水沖洗干凈,烘
至恒重,,備用,。
19.3.2 用放大鏡檢查骨料外觀,從中挑出密實的異類巖石顆粒,,稱重,。
19.4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結(jié)果計算
天然輕骨料中異類巖石的顆粒的含量,按下式計算:
g1
Qy=──── ×100 …………………………(18)
g
式中:Qy──天然輕骨料中異類巖石顆粒的含量(%),,計算至1%,;
g1──挑出異類巖石顆粒的重量(g);
g──試樣的干燥重量(g),。
19.5 結(jié)果評定
?。泊卧囼灲Y(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19.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20 粗骨料的粒型系數(shù)
20.1 試驗?zāi)康?nbsp;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測定粗骨料的粒型系數(shù)(即單個粗骨料顆粒的長向zui大尺寸與中間截面zui小尺寸
之比值)及粒型系數(shù)大于2.5(或3.0)的含量,,作為評定粗骨料粒型合理程度之用,。
20 .2 儀器設(shè)備
a.游標卡尺;
b.容重筒:容積為1l,。
20.3 試驗步驟
20.3.1 取試樣1 ̄2l,,用四分法縮分出50顆粒。用游標卡尺量取每個顆粒的長向zui
大尺寸和中間截面處的zui小尺寸,,至1mm,。
20.3.2 每顆的粒型系數(shù)用下式計算:
Dmax
K'e=──── …………………………(19)
Dmax
式中:K'e──每顆骨料的粒型系數(shù),計算至0.1,;
Dmax──粗骨料顆粒的zui大尺寸(mm),;
Dmax──粗骨料顆粒中間截面的zui小尺寸(mm)。
20.4 結(jié)果計算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粗骨料的粒型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
n
Σ K'e
i=1
Ke=──── …………………………(20)
n
式中:Ke──粗骨料的平均粒型系數(shù),,計算至0.1,;
K'e──某一顆粒的粒型系數(shù);
n──被測試樣的顆粒數(shù),。
粒型系數(shù)大于2.5(或3.0)的含量按下式計算:
n1
a=──── ×100 …………………………(21)
50
式中:a──試樣中粒型系數(shù)大于2.5(或3.0)的顆粒數(shù)所占的百分率,;
n1──粒型系數(shù)大于2.5(或3.0)的顆粒數(shù);
50──試樣的總顆粒數(shù),。
20.5 結(jié)果評定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泊卧囼灲Y(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
20.6 試驗報告
按本標準總則第1.4條,。
21 粗骨料勻質(zhì)性指標的統(tǒng)計檢驗
21.1 檢驗?zāi)康?
計算粗骨料的松散容重和筒壓強度的變異系數(shù),,作為評定粗骨料的松散容重和筒壓
強度勻質(zhì)性指標之用。
21.2 松散容重和筒壓強度測定結(jié)果的整理及計算
生產(chǎn)單位進行變異系數(shù)的統(tǒng)計計算時,,采用一季度的松散容重或筒壓強度的所
有測定結(jié)果為一批,,但每批不得小于50組的測定值。
松散容竽或筒壓強度的平均值,,按下式計算:
n
Σ X'i
_ i=1
X=──── …………………………(22)
n
_
式中:X──松散容重(kg/cm3)或筒壓強度(kgf/cm2)的平均值,;
Xi──松散容重(kg/m3)或筒壓強度(kgf/cm2)的每組測定值;
n──統(tǒng)計的組數(shù),。
松散容重或筒壓強度的標準差,,按下式計算:
1 n _
S=[── Σ (Xi-X)2]1/2 …………………………(23)
n-1 i=1
松散容重或筒壓強度的變異系數(shù),,按下式計算:
S
Cv=─── …………………………(24)
_
X
22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粗骨料的強度標號
22.1 試驗?zāi)康?
用測定規(guī)定配合比的砂輕混凝土和其砂漿組分的抗壓強度的方法,,確定粗骨料的
強度標號,作為評定粗骨料質(zhì)量之用,。
強度標號是指該粗骨料按本試驗方法所得的混凝土合理強度值,。
本方法只適用于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和頁巖陶粒。
22.2 儀器設(shè)備及材料
a.壓力試驗機,;
b.振動臺,;
c.100×100×100mm的立方體試模;
d.拌合鏟和球形缽:規(guī)格按GB1346-77,;
e.托盤天平:zui大稱量2kg(感量為1g),;
f.臺秤:zui大稱量5kg(感量為5g);
g.材料:普通中砂或粗砂,,當粗骨料松散容重大于或等于800kg/m3時,,采用
525號水泥;當粗骨料松散容重小于800kg/m3 ,,采用425號水泥,。
22.3 試驗步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
22.3.1 篩取5 ̄20mm粒級的粗骨料試樣20l。將試樣浸水一晝夜后取出,,采用6.3.2款
的試驗步驟制備成面干飽和試樣,,然后蓋上濕布,備用,。稱取試樣300g,,按第8.3.3
款的試驗步驟測定并計算其飽水狀態(tài)下的顆粒容重值(γk[b])。
22.3.2 砂漿的制備
砂漿量按15l計算,。砂漿配合比為1∶1.5∶0.42(水泥∶砂∶水),。則分別稱取:
1
水泥──C=0.015×γm×──────── ,;
1+1.5+0.42
砂──S=C×1.5,;
水──W=C×0.42。
式中:γm──新拌砂漿的容重(kg/m3),。若無試驗值,,可按2200kg/m3取值。此時,,
C=11.3kg, S=17.0kg,,W=4.7kg。
先將砂和水泥干拌均勻后,,再加水攪拌均勻后備用,。
22.3.3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備
稱取飽和面干粗骨料和砂漿,拌合成混凝土拌合物,,為確保每個試件內(nèi)粗骨料的
體積和含量恒定,,每個試件的混凝土拌合物應(yīng)單獨稱料和拌合,其用量按下式計
算:
Q=n×V×γk[b] ………………………… (25)
M=(1-n)×V0×γm ………………………… (26)
式中:Q──每個試件的飽和面干粗骨料用量(kg),;
n──混凝土中粗骨料的體積含量,,n=0.45,;
V0──試件體積,V0=0.001m3,;
γk[b]──飽和面干粗骨料的顆粒容重(kg/m3),;
M──每個試件的砂漿用量(kg)。
粗骨料和砂漿在球形缽中用拌和鏟拌合成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前,,缽和鏟先用水
潤濕。拌合時間應(yīng)不少于2min,。共拌制九份拌合物備用,。
22.4 試件在振臺上成型。共成型100×100×100mm3的砂漿和混凝土試件各九個,。當
混凝土試件振實抹光時,,只允許將多余的砂漿刮平,不準將上浮的的骨料剔除,。如果
振實時,,試模內(nèi)混凝土拌合物量不夠時,應(yīng)添補砂漿,。
22.5 試件成型一晝夜后拆模,,并分成三組編號,每組包括砂漿和混凝土試件各三個,。
然后放在水溫為15 ̄40℃的水中養(yǎng)護至要求令期,。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22.6 試樣養(yǎng)護一周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三組試件可在同一令期,,也可在不同令期
進行試驗。
試件在抗壓試驗前,,應(yīng)測定混凝土的濕容重,。若一組混凝土試件容重的zui小值與zui
大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5%時,則此組試件應(yīng)舍去,。
如果砂漿抗壓強度低于下列數(shù)值時,,應(yīng)適當砂漿和混凝土的養(yǎng)護令期。
表2
粗骨料松散容重 砂 漿 抗 壓 強 度
kg/m3 kgf/cm2 MPa
<800 250 25.0
≥800 350 35.0
22.7 結(jié)果計算
22.7.1 砂漿和混凝土立方體強度按下計算:
P
R=── ………………………… (27)
F
式中:R──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kgf/cm2),,計算至1kgf/cm2,;
P──破壞荷載(kgf);
F──立方體試件受壓面積(cm2),。
22.7.2 根據(jù)各組試件所得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和砂漿抗壓強度,,查圖2,按其在圖中
的區(qū)域,,確定粗骨料的強度標號,。
22.8 輕骨料強度承壓筒結(jié)果評定
三組試件中至少應(yīng)有兩組落在圖2中的同一強度標號區(qū)中,則該區(qū)的強度標號
確定為該粗骨料的強度標號值,,否則應(yīng)重新進行試驗,。
22.9 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