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滲透儀試驗與解析
土壤滲透儀試驗與解析
實驗步驟
1,、 將待測的粘土或坯料加入適量水分,充分調和捏練使其達到具有正常工作稠度的致密泥團,。
2,、 將泥團鋪于玻璃板上,,制成厚30毫米的泥餅,,用直徑45毫米的鐵環(huán)割取5段。
3,、 將泥團用手搓成泥球,,球面光滑無裂紋,球的直徑45毫米左右,。保存在保濕器中,,待用。
4,、 把園球放在可塑性指標儀座板的中心,,讓中心軸慢慢放下,至下壓板剛接觸到泥球為止,,從中心軸標尺上讀取泥球的直徑,。
5、 把空砂杯放在中心軸上壓板上,,讓中心軸慢慢落下,,直至不再下降為止。
6,、 打開盛鉛丸漏斗開關,,讓鉛丸勻速落入砂杯中,觀察泥球變形的情況,。
7,、 當發(fā)現(xiàn)泥球出現(xiàn)裂紋時,立即關閉鉛丸漏斗開關,。讀取泥球的高度,,稱取鉛丸重量。
8、 在中心部分取適量泥樣,,迅速稱重,,然后放入烘箱中,在105~110℃溫度下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重,。計算含水率。
1.測定記錄
![]() |
可塑性指標計算表 |
2. 計算方法
① 可塑性指標計算
將測定數(shù)據(jù)代入下式進行計算
S = ( D - h )× P ?。?1-2)
將測定數(shù)據(jù)代入下式進行計算:
1.加水量的影響
可塑性與調和水量,,亦即與顆粒周圍形成的水化膜厚度有一定的關系。一定厚度的水化膜會使顆粒相互,,形成連續(xù)結構,,加大附著力;水膜又能降低顆料間的內摩擦力,,使質點能相互沿著表面滑動而易于塑造成各種形狀,,從而增加了可塑性。但加入水量過多又會產生流動,,失去塑性,;加入水量過少,則連續(xù)水膜破裂,,內摩擦力增加,,塑性變壞,甚至在不大的壓力下就呈松散狀態(tài),。
2. 試樣加水調和應均勻一致,,水分必須是正常操作水分,搓球前必須經過充分捏練,。
3. 搓球必須用潤濕的掌心,,搓球時間大致差不多,球表面必須光滑,,滾圓無疵,,球的尺寸須控制在Ф4.5±0.1厘米范圍內。
4. 試驗操作必須正確,,順序不得顛倒,,掌握開裂標準應該一致。
5. 如需詳細研究可塑性指標與含水量的關系時,,可做不同含水率的可塑性指標測定,并繪制出指標一含水率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