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損壞查詢及處理方法
在不通電情況下,通常用兆歐表判斷故障性質(zhì),。
1)查短路點,。一般通過聞焦味和看焦痕,就可以找到故障點,。也可以用手觸,,摸到有異常溫度處,,即為短路點。
2)查斷線點,。
將電纜一端的芯線全部短接,,用兆歐表分別測量另一端主芯線之間的電阻,如果某一芯線分別與其他兩芯線間電阻很大,,說明這一芯線斷線,。然后用萬用表測量斷線芯線與另一芯線之間的電阻,由檢修人員對電纜逐段彎曲或翻動,,當彎曲到某一點,,萬用表指針有較大擺動時,也就找到了故障點,。
3)查接地點,。
可用驗電筆測電纜外皮,當電筆發(fā)亮?xí)r,,說明該點發(fā)生接地,。當故障點不能用直觀法尋找時,必須用電纜探傷儀進行探測,。
修補方案:
1)割切電纜護套,,當護套損壞破口較小,縱向長度不超過護套周長,,橫向長度不超過電纜護套直徑,,并且主線芯的絕緣沒有損壞時,可將損壞部位的周圍護套割去,,進行局部硫化熱補修復(fù),,護套破口超出上述范圍或較大,但主線芯絕緣沒有損傷時,,應(yīng)切掉損傷部位的一段外護套,,然后再進行局部硫化熱補。
2)電纜線芯的連接,。
將芯線的兩端按相序用搭接綁線法或用的接頭鋼管將線接牢,,在接三相芯線的接頭時,要將各芯錯開一定長度,,以保證相同的絕緣值達要求,。
3)當護套和線芯絕緣同時損壞,但其主線芯未斷時,,電纜護套應(yīng)按表1規(guī)定斜長切除,,同時將芯線絕緣破口外也切除。
4)護套的修補,。
先將已補好的線芯整理好,,按一定的捻距絞合成型,,然后緊繞扎一層白布帶。將已割好的護套斜面用木挫挫出新茬,,涂上一層漿脂膠,,然后將熱補膠帶從錐形端依次緊緊纏繞在修補段上,纏時膠帶壓邊量應(yīng)為50%,,并且把膠帶拉伸一定的力量使之纏緊,。兩端必須嚴密搭接好,纏繞的總厚度比原護套的外徑大2~3mm即可,,纏繞好以后,,在其接頭處涂一層漿脂膠,即可進行加熱硫化成型,。
5)線芯主絕緣和護套的加熱硫化成型,。
①把電纜的修補部分放入電纜熱補器壓膜胎具中,胎膜表面要涂一層水性脫模劑,,可防止電纜護套和模具粘連,,并使護套表面更加光亮;
②給熱補器扣上蓋子,,擰動絲桿手輪,,使胎膜壓緊電纜;
③開始通電10~15min,,溫度升至100℃時,,生膠變軟,再旋轉(zhuǎn)熱補器,,再壓手輪一次,;
④加熱溫度升到170~190℃時間為10~15min,若電纜直徑較大,,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一般為超過30min,;
⑤停電后,,電纜應(yīng)放在胎膜中,待逐步冷卻至100℃時,,將電纜取出用刀子整形后,,使其平滑。經(jīng)過修補后的電纜,,要對修補質(zhì)量進行檢驗,。用搖表測定其絕緣電阻,對額定電壓為6000V的電纜,,其絕緣電阻要大于400MΩ,,對1140V以下的電纜,,其絕緣電阻要大于10MΩ。檢修后的橡套電纜還必須進行浸水耐壓試驗,,試驗時將電纜浸入水2h以上,,但電纜的兩端要露出水面,然后將一根線的線芯接試驗電源,,其余線芯短路接地,。做耐壓試驗時,對不同電壓等級的橡套電纜應(yīng)采用交流50Hz,,2倍額定電壓加1kV試驗電壓進行試驗,,耐壓時間為5min,電纜絕緣不被擊穿,,即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