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萬鐵路線路示意圖制圖阿沛
圖片來源:在線
今日,被業(yè)界稱為“橋隧博物館”的宜昌至萬州I級電氣化干線鐵路開始運營。通車后,武漢到重慶約需8個小時,比現(xiàn)在少10小時。
該鐵路投資225.7億,長377公里,,被稱為“zui難修的鐵路”。“太難修了,。”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中鐵第四勘察設(shè)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劉坡拉說。
事實上,,這條路101年前就開建了,,前身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川漢鐵路。

圖片來源:在線
11月24日,,一列檢測車行駛在宜萬鐵路上新華社發(fā)
歷史
前身為川漢鐵路詹天佑曾主持施工
據(jù)介紹,,1903年7月,一封來自四川的奏折曾擺在了滿清王朝光緒皇帝的案頭,。
奏折由時任四川總督錫良擬就,。此前,錫良曾由直隸正定府來四川赴任,,行抵宜昌后舍舟而陸,,對入川路途的險惡感觸極深。在奏折里,,錫良奏請朝廷批準川人自籌資金修建川漢鐵路,。
在經(jīng)過一番籌資后,1908年,,曾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詹天佑受命擔(dān)任川漢鐵路宜萬段總工程師,。第二年,詹到宜昌勘定線路,,決定先修宜昌至秭歸一段鐵路,這成了宜萬鐵路的前身,。
詹天佑從粵漢,、京張等鐵路線調(diào)集6000多員工,整個線上工人zui多時達4萬多人,。然而,,即使詹天佑率領(lǐng)數(shù)萬工人,,以“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精神組織施工,,這條鐵路zui終還是沒能完工——1911年初,,清政府宣布取消商辦鐵路,川漢鐵路在修建不到兩年內(nèi),,迅速夭折,。
在此后數(shù)十年間,關(guān)于這條鐵路,,不同年代的工程師都曾進行過系統(tǒng)研究甚至小范圍嘗試修建,,但均無疾而終。1997年開始,,經(jīng)過多次研究,、勘察、論證,,于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