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劑分析常用理化指標和意義之二
4. 破乳化性
乳化是一種液體在另一種液體中緊密分散形成乳狀液的現象,,它是兩種液體的混合而并非相互溶解,。
抗乳化則是從乳狀物質中把兩種液體分離開的過程。潤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或雖是乳化但經過靜置,,油-水能迅速分離的性能,。
兩種液體能否形成穩(wěn)定的乳狀液取決于兩種液體之間的界面張力。由于界面張力的存在,,分散相總是傾向于縮小兩種液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以降低系統(tǒng)的表面能,,即分散相總是傾向于由小液滴合并大液滴以減少液滴的總面積,乳化狀態(tài)也就是隨之而被破壞,。界面張力越大,,這一傾向就越強烈,也就越不易形成穩(wěn)定的乳狀液,。
潤滑油與水之間的界面張力隨潤滑油的組成不同而不同,。深度精制的基礎油以及某些成品油與水之間的界面張力相當大,因此,,不會生成穩(wěn)定的乳狀液,。但是如果潤滑油基礎油的精制深度不夠,其抗乳化性也就較差,,尤其是當潤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質時,,如清凈分散劑、油性劑,、極壓劑,、膠質、瀝青質及塵土粒等,,它們都是一些親油劑和親水基物質,,它們吸附在油水表面上,使油品與水之間的界面張力降低,,形成穩(wěn)定的乳狀液,。因此在選用這些添加劑時必須對其性能作用作全面的考慮,以取得*的綜合平衡,。
對于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工業(yè)潤滑油,,如液壓油、齒輪油,、汽輪機油,、,油膜軸承油等,,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和冷卻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觸,,這就是要求這些油品在油箱中能迅速油-水分離(按油箱容量,一般要求6-30min分離),,從油箱底部排出混入的水分,,便于油品的循環(huán)使用,并保持良好的潤滑。通常潤滑油在
乳化性是內燃機油、汽輪機油,、油膜軸承油等油品zui不需要的,,但又是飽和汽缸油、乳化液壓油,、切削油等油品極需要的,。從節(jié)約能源的角度,金屬加工用的乳化油本身就需要加入乳化劑,,使乳化油具有良好的乳化安定性,。
潤滑油抗乳化性能測定法:目前被廣泛采用的抗乳化性測定方法有兩個方法。GB/T 7305是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測定法,,本方法與ASTMD1401等效,。本方法適用于測定油、合成液與水分離的能力,。它適用于測定
5.水分
潤滑油中含水的質量稱為水分,水分測定按GB/T 260-88石油產品水分測定法確定,。
潤滑油中的水分一般呈三種狀態(tài)存在:游離水,、乳化水和溶解水。一般來說,,游離水比較容易脫去,,而乳化水和溶解水就不易脫去。
潤滑油中水分的存在,,會促使油品氧化變質,,破壞潤滑油形成的油膜,使?jié)櫥托Ч儾?,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銹蝕設備,使油品容易產生沉渣,,而且會使添加劑(尤其是金屬鹽類)發(fā)生水解反應而失效,,產生沉淀,堵塞油路,,妨礙潤滑油的循環(huán)和供應,。不僅如此,潤滑油的水分,,在使用溫度低時,,由于接近冰點使?jié)櫥土鲃有宰儾睿硿匦宰儔?;而使用溫度高時,,水會汽化,不但破壞油膜而且產生氣阻,,影響潤滑油的循環(huán),。另外,在個別油品例如變壓器油中,水分的存在會使介電損失角急劇增大,,而耐電壓性能急劇下降,,以至引起事故。
總之,,潤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因此,用戶必須在使用,、儲存中應精心保管油品,注意使用前及使用中的油料脫水,。
檢查潤滑油中是否有水,,有幾個簡單方法:(1)用試管取一定量的潤滑油,如發(fā)現油變渾濁甚至乳化,,由透明變?yōu)椴煌该?,可認為油中有水分,將試管加熱,,如出現氣霧或在管壁上出現氣泡,、水珠或有“劈啪”的響聲,可認為油中有水分,;(2)取一條細銅線,,繞成線圈,在火上燒紅,,然后放入裝有試油的試管中,,如有“劈啪”響聲,認為油中有水分,;(3)用試管取一定量的潤滑油,,將少量硫酸銅(無水,白色粉沫)放入油中,,如硫酸銅變?yōu)樗{色,,也表示潤滑油中有水分。
GB/T 260-77石油產品水分測定法的測定原理是利用蒸餾的原理,,將一定量的試樣和無水溶劑混合,,在規(guī)定的儀器中進行蒸餾,溶劑和水一起蒸發(fā)出并冷凝在一個接受器中不斷分離,,由于水的密度比溶劑大,水便沉淀在接受器的下部,,溶劑返回蒸餾瓶進行回流,。根據試樣的用量和蒸發(fā)出水分的體積,計算出測定結果。當水的質量數少于0.03%時,,認為是痕跡,;如果接受器中沒有水,則認為試樣無水,。
6.泡沫性
泡沫特性指油品生成泡沫的傾向及泡沫的穩(wěn)定性,。潤滑油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蕩,、攪動等作用,,使空氣進入潤滑油中,以至形成氣泡,。因此要求評定油品生成泡沫的傾向性(ml)和泡沫穩(wěn)定性(ml),。
這個項目主要用于評定內燃機油和循環(huán)用油(如液壓油、壓縮機油,、齒輪油等)的起泡性,。潤滑油產生泡沫具有以下危害:1.大量而穩(wěn)定的泡沫,,會使體積增大,,易使油品從油箱中溢出,;2.增大潤滑油的壓縮性,使油壓降低,。如液壓油是靠靜壓力傳遞功的,油中一旦產生泡沫,,就會使系統(tǒng)中的油壓降低,,從而破壞系統(tǒng)中傳遞功的作用,。3.增大潤滑油與空氣接觸面積,加速油品的老化,。這個問題對空壓機油來說,,尤為嚴重。4.帶有氣泡的潤滑油被壓縮時,,氣泡一旦在高壓下破裂,,產生的能量會對金屬表面產生沖擊,使金屬表面產生穴蝕,。有些內燃機油的軸瓦就出現這種穴蝕現象,。5.氣泡的產生使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油箱的潤滑油易溢出,。
潤滑油容易受到配方中的活性物質如清凈劑、極壓添加劑和腐蝕抑制劑的影響,,這些添加劑大大地增加了油的起泡傾向。潤滑油的泡沫穩(wěn)定性隨粘度和表面張力而變化,,泡沫的穩(wěn)定性與油的粘度成反比,,同時隨著溫度的上升,泡沫的穩(wěn)定性下降,,粘度較小的油形成大而容易消失的氣泡,,高粘度油中產生分散的和穩(wěn)定的小氣泡。為了消除潤滑油中的泡沫,,通常在潤滑油中加入表面張力小的消泡劑如甲基硅油和非硅消泡劑等,。
在我國,潤滑油的泡沫特性可按GB/T12579潤滑油泡沫特性測定標準方法,、SH/T 0722-2002 潤滑油高溫泡沫特性測定法進行試驗,先恒溫至規(guī)定溫度,,再向裝有試油的量筒中通過一定流量和壓力的空氣,,記下通氣5分鐘后產生的泡沫體積(ml)和停氣靜止10分鐘后泡沫的體積(ml)。泡沫越少,,潤滑油的抗(消)泡性越好,。美國和日本分別用ASTM D892、JIS K2518標準方法評定,。
航空潤滑油可按GJB498-88航空渦輪發(fā)動機油泡沫特性測定法(靜態(tài)泡沫試驗),,其方法概要是:向在24±
7.潤滑油的低溫性能(CCS,、BPT)
低溫粘度測定法:用來測定發(fā)動機油在高剪切速率下,、-50~
低溫泵送性測定法(BPT):用來預測發(fā)動機油在低剪切速率下、-40~0℃0范圍內的邊界泵送溫度,。我國標準試驗方法有GB/T 9171-88發(fā)動機油邊界泵送溫度測定法,。本法規(guī)定將試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