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Science:基因分型發(fā)現癌基因
閱讀:433 發(fā)布時間:2011-8-30摘要: 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測序技術,,對200多個腫瘤樣品進行分析,,發(fā)現了子宮肌瘤(Uterine leiomyoma)相關的一個基因,,從而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子宮肌瘤提供了新線索,。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
生物通報道: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等處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測序技術,對200多個腫瘤樣品進行分析,,發(fā)現了子宮肌瘤(Uterine leiomyoma)相關的一個基因,,從而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子宮肌瘤提供了新線索。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免費索取Whatman 產品選擇指南>> >>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zui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據稱至少在25%的育齡婦女身上可以發(fā)現,。目前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 子宮肌瘤素刺激有關,。雖然子宮肌瘤很少逆轉成惡性,,但是它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并發(fā)癥,其中包括在妊娠期間的并發(fā)癥,,這是子宮切除的zui常見原因之一,。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全外顯子分析和基因分型方法,,分析了來自80位患者的225個腫瘤樣本,,發(fā)現MED12基因與子宮肌瘤密切相關——70%的腫瘤中存在MED12基因突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MED12基因表達的蛋白是中介體復合物的一個亞基,,中介體復合物是真核細胞轉錄調控的中央控制器,,由26個亞基組成的轉錄因子構成。研究人員發(fā)現大多數的與腫瘤有關的突變都集中在這一蛋白的一個在整個進化過程中都是保守的區(qū)域中,,這說明Med12蛋白的這一區(qū)域具有重要的功能,,而這些突變破壞了這一蛋白的功能。 這項研究有助于了解子宮肌瘤的成因,。 這一研究組之前還曾利用芯片技術,,確定出一種低外顯率的基因缺陷能使攜帶這種基因缺陷的個體更容易發(fā)生顱內腫瘤——腦垂體瘤。這種腫瘤會分泌生長激素,,而過多的生長激素會導致肢端肥大癥(acromegaly)和巨人癥(gigantism),。 研究人員調查了芬蘭北部的3個家族的腦垂體瘤。其家譜信息可追溯到1700年,。前兩個群體由家譜在一起,。研究人員推測有一種先前未知的低外顯率(low-penetrance)腦垂體瘤易感體質(PAP,pituitary adenoma predisposition)可能促進這種疾病的發(fā)生,。利用DNA芯片技術,,研究組確定出AIP基因的突變是這種易感體質的潛在原因。對這種基因功能的進一步研究將會促進了解與腦垂體瘤的起源以及可能的藥物靶標有關的關鍵分子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