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化工儀器網(wǎng)!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近幾年來,,二氧化氯(CLO2)由于其優(yōu)良的消殺特性以及發(fā)生成本也在不斷下降,,因此越來越引起各行各業(yè)水處理廠家的重視,實際使用單位也越來越多,。
1 二氧化氯的投加方式
由于二氧化氯(CLO2 )殺菌果好,、持續(xù)作用時間長,因此通??刹捎枚ㄆ谕都拥姆绞?。實際應用的跟蹤試驗表明:投加二氧化氯后Z大殺菌率常常在投加后的1~3天時出現(xiàn)。實驗室試驗中,,二氧化氯維持99%以上異養(yǎng)菌殺菌率的天數(shù)有時達到5天左右,。二氧化氯投加周期和投加量與系統(tǒng)狀況、濃縮倍數(shù),、水溫,、所用水處理劑及水體中還原性物質的多少等有關。通常二氧化氯的投加周期為3~5天,,長的也有達到一周的,。投加量大,投加周期就可以長一些,。
當二氧化氯作為主殺生劑投加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輔以投加少量氯氣來增強協(xié)同消殺作用,,減少殺生劑用量和維持余氯,。在氯源緊張,、價高的地區(qū)也可不輔加氯氣,而全部用二氧化氯作殺生劑,。
二氧化氯作為輔助殺生劑投加的情況,,主要用于氯源價廉易得可作為日常主殺生劑的地區(qū)。當加氯后效果不明顯或加不上氯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輔加二氧化氯以控制水質惡化或維持殺生效果,。
二氧化氯與氯同時或交替使用不僅費用上可有明顯的節(jié)約,而且可以獲得更好的殺生效果,,還可以削弱微生物的抗藥性以及減少水體中三鹵甲烷(THM)等致癌物質的生成量,,提高排水的安全性。
2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也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系統(tǒng)狀況,、投加周期、泄漏進系統(tǒng)的還原性物質等,。一般情況下,,定期投加用于正常性殺菌處理時,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約為0.4~0.6mg/L,,若折合成含2%CLO2的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簡稱“商品液” 則為20~30mg/L,,投加周期長,投加量也相應提高,。例如3天投加一次時,,CLO2商品液投 加量為25mg/L若改為5~6天投加一次,則投加量要達到50mg/L,。當 輔以投加氯氣時二氧化氯投加量可視加氯量大小而作相應的減少,。
當水質惡化,微生物大量繁殖時,,可以定期(如幾周或1個月一次)加量或沖擊性投加二氧化氯,,投加量 通常在0.6~1.2mg/L CLO2左右,折合成CLO2商品液為30~60mg/ L,。由于二氧化氯優(yōu)異的殺菌滅藻性能以及實際使用時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良的控制生物粘泥的作用,,使二氧化氯可以全部或大部分取代價格高、用量大的非氧化性殺生劑,,這類殺生劑作沖擊性投加時 ,,其商品投加量常常在100 mg/L以上。
3 二氧化氯的殺生效果
(1)某化工總廠30 噸合成氨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原來以CL2殺菌為主,,當水質惡化時,即使每班投加75mg/LCL2,,余氯仍常常達不到指標,;于是再沖擊性投加1227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投加量高 達100mg/L但效果仍舊很差,即使頻繁投加1227,,余氯還是不達標而費用驟增,。后改用每月沖擊性投加CLO2商品液30mg /L,每班再輔以投加10mg/L的CL2,,余氯即可達標,, 細菌數(shù)也由原來的106個/mL下降到103個 /mL,到第5天時異養(yǎng)菌殺菌率還維持在99%以上,。
(2) 某合成氨廠3天一次投加二氧化氯,,每次投加商品液35mg/L,連續(xù)投加4次后停藥一段時間,,夏季停1周,,冬季停4周,如此循環(huán)投加,,細菌總數(shù)可控制在105個/mL以下,。
(3) 某石化烷基苯廠隔周投加一次CIO2商品液70mg/L,隔周投加一次季胺鹽類殺生劑50~100mg/L,,二者交替使用,,細菌總數(shù)可控制在103~104個/mL。
(4) 某石化總廠2.5 萬噸/年C5分離裝置循環(huán)水廠停車前進行清洗剝離操作,,沖擊性投加CIO21.7~2.0mg/L,,在基本不排污的情況下循環(huán)24小時。投藥前循環(huán)水濁度5mg/L,,C5112mg/L,,總鐵0.4m g/L 投藥24小時后濁度上升到35mg/L,總鐵53.6mg/L,,水體明顯變渾,,可見二氧化氯的除鐵、清洗剝泥效果很明顯,。
由上述可見,,對于不同的處理目的和要求及不同的系統(tǒng)狀況,通過現(xiàn)場調整,,可以設計出適合本系統(tǒng)的殺生劑Z佳投加方案,,達到既取得明顯處理效果又節(jié)約費用的目的。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化工儀器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