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勢是土壤水分的強度指標和土壤水運動的方向的判定,,與植物吸收水分有效性有密切的關系,,是農(nóng)田作物水分供給的一項重要灌溉控制指標,。土壤水勢傳感器,,實現(xiàn)了實時自動監(jiān)測,,指導科學合理的農(nóng)田灌溉,,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作物的生產(chǎn)效率,。
土壤水勢傳感器可以很方便地插入到土壤剖面坑中,在其周圍包裹上濕土即可,。測定和記錄非常簡單,。免維護,、無需校準即可測量較大范圍的土壤水勢;無需灌水,,大量程使得它成為測量自然系統(tǒng)水勢的理想傳感器,,特別是張力計無法測量的氣穴。
使用時先將張力計的陶土頭部分放入水中,,待讀數(shù)平衡后,,調(diào)節(jié)零位;用標準壓力表校正時,,調(diào)節(jié)斜率,,使讀數(shù)與相應讀數(shù)一致。
1.水勢傳感器中注入無氣水(冷開水)直到加滿為止,,將傳感器直立10-20分鐘(不要加蓋子),,讓水把陶土管濕潤,并見水從陶土管表面滴出,。再將傳感器注滿無氣水,,加蓋子密封,并將儀器直立,,讓陶土管在空氣中蒸發(fā),。約二小時后,此時從陶土管,、壓電傳感器,、有機玻璃管中,會有埋藏的氣泡逸出,,輕輕敲打傳感器,,使氣泡集中到上部。再將陶土管浸入無氣水中,,此時變送器讀數(shù)回到零附近,,打開蓋子,重新充滿無氣水,,加蓋子密封,,并將儀器直立,讓陶土管在空氣中蒸發(fā),。上述操作反復2-3次,。反復做幾次除氣處理,在除氣的同時,,傳感器中的空氣自動排出而為水充滿,。
2.零位的調(diào)節(jié):傳感器除氣后在空氣中蒸發(fā),使負壓升定值(約為滿度值的1/4)時,將陶土管的一半浸入水中,,靜候變送器慢慢回零,,直止不變,此時調(diào)節(jié)變送器的零位調(diào)節(jié)器,,顯示0.000,。用標準壓力表校正傳感器(含變送器)的靈敏度。詳見"壓電式土壤濕度計"說明書,。
3.按照輸入,、輸出接線圖正確接線,否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損壞器件,。
4.用專用取土器預先在埋設水勢傳感器的地上鉆一個孔,將傳感器輕輕插入,以防損壞傳感器。
5.儀器在濕土中使用,,測量由濕變干的過程,,水勢傳感器可以從飽和時開始測量;若需要在較干的土壤中作用,測量由干變濕的過程,,干土的初始含水量須在水勢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內(nèi)(<0.85巴),,先將水勢傳感器風干達到被測干土的吸力值,然后插入土壤中使用,。
6.在室外使用時,,由于溫度變化大,以及使用周期長,,就要對水勢傳感器和變送器采取一些保護措施.如在水勢傳感器上外罩避免日光趨勢照射.為減少溫差波動對傳感器的影響,,可將傳感器埋入土中.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氣滲入,做一個塑料管密封套保護傳感器。
7.一般來講,,如埋設前傳感器內(nèi)部的空氣基本除凈,,且土壤的濕度在傳感器的測量范圍內(nèi),則可連續(xù)維持20-25天不必重新加水,。當氣溫降到冰點前,,應將傳感器撤離。
8.陶土頭切忌油污,,以免堵塞細孔,,傳感器失靈。
9.儀器通常在5-45℃溫度范圍內(nèi)使用,。同時應注意避免其他電,、磁場的干擾。